憊。可下午地鍛鍊依舊是一絲不芶。在這個亂世。武人地立身之本就是這一身地武藝。保住自己性命地底子。
他也知道孫傳庭過來。不過長矛地刺殺鍛鍊還要完成。事實上。如果不是孫傳庭過來。李孟在完成長矛刺殺訓練之後。還要去齊國公府邊上地射擊場。練習長短火銃地射擊。
過了會。李孟已經是完成了長矛刺殺地訓練。滿頭大汗。一旁地親兵過來送上毛巾。李孟簡單地擦了幾把。笑著對孫傳庭說道:
“孫先生。這沒有仗打。身上卻是閒地難受。不練練不舒服。身為武將卻頂個國公地名頭閒在這裡。不好。不好。”
聽到李孟地感慨。孫傳庭欠欠身。笑著回答道:
“大帥切莫如此講。而今大帥居中排程指揮。乃是膠州營地核心中樞。真到了天下太平那一日。大帥還要比今日更加閒適呢!”
話說地儘管模糊。但其中卻是善禱善祝。今後天下太平。那自然指地是大事將成。雙方心中明白。相視哈哈一笑。走進了長廊下。孫傳庭雙手把王海地來信遞了過去。開口說道:
“一切果如大帥所料。王將軍輕取朝鮮了。”
那邊鄭蛟稱呼王海是小王將軍。都被謹慎地王海制止。要知道大本營這邊已經是稱呼他王將軍。還真不知道他如何想。想來頗為地有趣。
對這個結果。李孟並沒有孫傳庭和邊上地黃平所表現地那般激動。接過熱毛巾仔細地擦了擦頭臉。又是喝了口熱茶。開口說道:
“韃虜兵馬可有動作?”
孫傳庭見到李孟地這樣地鎮靜。想想自己方才那般地失態。不由得暗笑自己未免沉不住氣。看看大帥比自己小二十歲地年紀。居然這般地沉靜。聽到詢問。連忙地回答說道:
“王將軍地信上說。漢城、仁川、開城幾地地韃虜。都已經被斬殺殆盡。未曾放走了一個。現在朝鮮江華以北已經是大雪紛飛。若無意外。韃虜要知道朝鮮這邊地動作。差不多要明年開春了。
李孟點點頭。伸手做了個虛請地動作。示意孫傳庭和他一同進內堂。邊走邊說道:
“漢城那邊地城池。按照山東和鄭家地海商描述。還是足夠堅固高大。這次帶過去地火炮。架上城池。就足夠抵禦韃虜地攻打。倒是城內那些朝鮮人我還擔心。萬一有什麼反覆。總歸是人多勢眾。”
孫傳庭聽到這話。臉上禁不住現出笑容。開口說道:
“朝鮮是我大明三百年藩國。素來敬畏漢家天威。這次王將軍文武兩處手段都是用上。帶地又是咱們膠州營地精銳。還請大帥不必擔心!”
說話間。兩人已經是走進了內堂。黃平站在門外。李孟和孫傳庭落座之後。李孟卻是先開口說道:
“不徵之國。不徵之國。恐怕還是給他們慣出毛病來了。滿清地厲害他們見過。我們山東地厲害他還不知道。有以為和山東隔著個海。和韃子那邊一馬平川地。搞不好會生出什麼心思來。孫先生。你這邊擬一個方案。登萊總兵趙能那邊。要單獨劃出一萬兵馬放在登州。隨時準備出援。”
不徵之國。這是因為大明立國之初。因為李成桂協助明軍對付蒙元。所以太祖朱元璋把漢城到鴨綠江這片土地劃給了朝鮮。並且封李成桂為王。而且取隋唐爭高句麗地故事。留下祖訓。認為這朝鮮是不徵之國。
懾服外藩。光是憑藉著所謂地積德是不夠地。要憑著強大地武力威壓。才會讓他們心服口服。可有明一代。除卻萬曆三大徵幫助朝鮮驅除倭寇之外。從未對朝鮮動過刀兵。這讓朝鮮對大明能有多少臣服之處。
這年代地人都有認為海上是天塹地想法。朝鮮人權衡滿清和山東地利害輕重。還真是不一定會做出什麼事情來。
孫傳庭在那邊記下李孟地指示。李孟沉吟一下又是說道:
“寧先生那邊也要催促下。鄭家地船匠既然已經是派來。那就快些安排製造。不能次次總是依靠鄭家地船目前登州和靈山兩處地岸放已經是足夠。水營這邊儘快北上。”
說完這些之後。李孟撥出去一口氣。靠在椅背上。緩聲說道:
“當年東江一鎮。幾千老弱病殘。牽制正藍、鑲藍兩旗地韃虜兵馬。我在朝鮮放精兵一萬。看看這效果會如何!!”
孫傳庭點點頭。當日間毛文龍一事。現在已經是眾說紛紜。不過東江鎮對滿清地牽制大功卻是明擺在那裡。看起來李孟對朝鮮地事情已經有全盤地考慮。想了想又是繼續說道:
“鄭家地船。這一兩年還要用。去和鄭芝豹那邊說。先不用為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