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守著的鹽竿子,恨不得把頭磕下去,那裡還敢說話。
現在的李孟在靈山衛所放了一百名煮鹽隊,靈山鹽場放一百名,在逢猛鎮有十五人,城內一百五十人,差不多把他招募來的所有人都是用上,李孟牢牢控制了出產鹽的所在,自然就是控制住了整個萊州府的私鹽買賣。
上任的前三天,李孟就做出這樣的舉動,簡直是不讓別人鑽空子了,逢猛鎮上的兩家鹽商都是怨聲載道,還有些在裡面有利益的人都是在那裡鼓譟,鹽課大使還讓人給膠州知州送了封文書。
不過到了第五天,即便是以這個時代的資訊傳播速度,官道那場廝殺和死亡的人數也都是傳播開來,所有的人都是噤若寒蟬,李孟規定下來什麼,就老老實實的做什麼,一句多餘的話也不敢說。
三月還沒有過完上半月,萊州膠州城向南的部分基本上都是穩定下來,趙能,馬罡,陳六子和王海四個人各領一幫人在各處值守,只是這些人每三天就要輪換一次,每六天就有一次考校。
對於在官道上面對鹽丁的弓箭差點崩潰的情況,李孟的結論很簡單,那就是訓練不夠,必須要加強訓練。
快要半年的時間,最初那三十名運鹽隊的人對於李孟的訓練方法和體能和技藝都是把握的比較熟悉,由他們操練監督,然後在他們輪換到膠州城的時候,由李孟檢查訓練的成果。
那四名臨陣脫逃的鹽竿子,被李孟毫不留情的趕出去之後,家裡的日子很快就是悽慘窮苦起來,家裡天天鬧不說,幾次回來哭求都是被拒絕。
無形中,他們給其餘的年輕人一個警告,在這鹽竿子裡面不是光賣力氣就能能有好日子過,該拼命的時候要拼命,他們的家人也是捎信過來,有這麼一個好去處千萬要珍惜,你看看那幾個小子,自己孬種不說還連累自家人受窮。
靈山鹽場和薛家千戶所的鹽田產出,賣給逢猛鎮和萊州各處的鹽商,鹽販子,已經是有一筆很穩定的收入。
李孟大概盤算一下,差不多每月有將近八百兩銀子的收入,刨去三百多名鹽竿子的吃喝花費,還有一切必要的費用,差不多能剩下三百兩銀子。
牟巡檢一死,巡檢位置空懸,手下的那些人頓時是作鳥獸散,那些賬簿文書之類的也就丟在那裡沒有人理會,李孟借來了金州貨棧一個掌櫃,在那裡整理賬簿,東西不難,不過李孟有些奇怪的是,牟巡檢死的時候,他那些親戚故舊,最多也就是分走了兩千銀子,這麼說,牟巡檢幹了七八年巡檢,手中只剩下了三千多兩銀子,可自己稍加整飭,每年還有這麼多鹽丁花費,一年也有四千兩銀子,牟巡檢的花銷就算再奢侈,在小小的膠州城之中,又能有多大的花銷。
莫非還有埋在地下的銀子不成,李孟很是奇怪,這個疑問到上任之後的第八天就得到了解答。
小小一個州城和衛所之間的地盤,李孟的手下不騎馬光是步行,白天就可以到達,有侯山在逢猛鎮這個中間點,還有各種大大小小的不法之徒提供訊息,一切都是在掌握之中,風平浪靜的很。
所以上任幾天之後,李孟每天所做的工作就是出城訓練和校驗這些鹽竿子的新丁,這也符合他的生活狀態,老實說,住在膠州城中,李孟的感覺很不錯,在這個明末的小州城之中,這種城市生活的氣息讓他隱約的回到了現代。
這天李孟剛要出門,就聽到輪值到這裡的陳六子急忙的走進屋裡來,臉上帶著些迷糊的說道:
“李大人,宅院的門口跪著個人,居然是天不亮就跪在那裡了,一早守門的哨丁就過來告訴我。”
附帶說一下,李孟手下的鹽丁完全是按照現代軍隊裡面的連隊來建設,訓練,講課,還有各項規矩都是沒有區別,包括哨兵。
“咱們這裡又不是衙門,來這裡跪著幹甚麼!”
“那人自稱是從前牟閻王的師爺……”
正文 第四十八章 前任師爺
更新時間:2008…11…21 1:32:50 本章字數:2163
聽陳六子這麼一說,李孟頓時是感興趣起來,他來做這個巡檢,完全是按照在現代的一些小經濟常識來經營私鹽,至於這巡檢到底是要幹什麼要如何做,還真是一知半解,就需要這麼個人物來幫忙,誰想到有人就這麼送上門來了,連忙的派人帶進來。
這名師爺跟在陳六子後面,戰戰兢兢的走進屋來,李孟還沒有問話,這師爺已經是朝前一步跪在地上,“碰碰”的連磕幾個響頭,口中連聲的說道:
“大人饒命,大人饒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