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大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1948年7月,解放戰爭進入戰略決戰的前夕,華北局社會部為適應華北地區大中城市解放後接管和組建公安機關的需要,在北河省一個小山村建立華北幹部培訓班。
1949年1月,改建為華北公安幹部學校。
……
十年浩劫,砸爛公檢法,學校被迫停辦,直到1978年才恢復辦學。
人民警官大學突然崛起,成為公安系統第一所本科大學,公大隻能屈居第二。論刑偵專業,人家第一個想到的是設在遼省的刑警學院,公大偵查系又要排第二。
三家你追我趕,憋著勁兒在競爭。
比師資、比規模、比學術成果、比科研專案、比所獲得榮譽,“不聯網的網上追逃”,要是能夠獲得部裡採納,要是能夠用於實戰,一網撈千兒八百個逃犯,一下子能把另外兩家比下去。
系領導非常感興趣,涉及到集體榮譽,系裡的教授們同樣重視,竟你一樣我一語開起“專家評審會”。
專家評審,這個比喻不誇張。
教授雖然大多沒行政職務,算不上公安戰線的領導但卻是學術權威。
中國法學會會員、bj刑偵學會理事、行為法學會偵查行為研究會理事……一個人兼好幾個學術團體職務。部領導聽取專家意見,部裡頒佈施行什麼“規定”、“通知”或“措施”,要麼徵求他們意見,要麼乾脆請他們參與起草。
專家態度一致,認為可行,非常可行!
基層需要什麼就研究什麼,光寫論文有什麼用,以後要多聽聽基層同志意見,顧主任不無欣慰的看看坐在最後一排的韓博,抑揚頓挫說:“各位,總書記對解放軍提出要求,立足現有武器裝備,打贏高技術條件下的區域性戰爭。我們公安是準軍事化管理的政府部門,跟軍隊沒太大區別,一樣可以立足現有條件,更有力地打擊各種違法犯罪。
不聯網的網上追逃,邊應用、邊實戰、邊推動建設的這些設想非常好,如果部裡能夠採納並應用於實戰,不僅能夠解決追逃這個難題,而且能夠讓基層公安部門節省一大筆寶貴經費。”
這麼好的追逃方法,部裡沒理由不採納應用。
資訊化偵查實驗室的一位副教授躍躍欲試,舉手道:“顧主任,資料庫和檢索系統可以交給我們研發,爭取一個月內把它搞出來。”
“可以,我們分下工,把專案分解一下,各負責一塊,齊頭並進,爭取一個月出成果,請部領導來看我們演示。”
專人負責研發資料庫和檢索系統,專人負責法規部分,專人準備彙報材料,專人負責論文……
雖然是個“笨主意”,卻是一個好主意。
主意是小夥子想出來的,不能把小夥子甩一邊,顧主任分完工,補充道:“韓博同志來自基層,實戰經驗豐富,加入系統研發團隊,專門負責系統測試。畢竟這個系統,這個資料庫,最終是給基層使用的。
韓博同志,系統搞出來之後到底好不好用,基層民警能不能順利上手,全看你的,你的意見對研發團隊非常重要。”
去中關村隨便找幾個學計算機程式設計的大學生就能搞出來,這實在算不上什麼高科技。
韓博沒想到系裡會如此重視,沒有想會作為一個大專案來研究,急忙道:“是!”
“王主任,陳主任,你們有沒有什麼補充的。要是沒有,我們就這麼確定下來,研發經費由系裡出,大家儘快開始。我負責跑刑偵局,成果將來能不能應用到實戰,刑偵局領導的態度至關重要。”
“沒有,我沒意見。”
“我也沒有。”
“行,散會。”
送走領導,回到教研室,陳主任笑問道:“小韓,是不是很失望?”
“失望?”
“主意你出的,想法你提出來的,結果靠邊站,難道一點不失望?”
現在的頂頭上司、未來的導師更像一位老大姐,不像一位領導,事實上她本來就不是領導,而是一位學識淵博的教授,給人的感覺與省廳打拐辦朱主任完全不同。
韓博帶上辦公室門,誠懇地說:“主任,我是警察,不是教師。編撰一本教材都感覺有些不可思議,怎麼會有那個想法。”
“對科研成果不感興趣,不想發表幾篇論文?”
韓博撓撓頭,嘿嘿笑道:“論文是要寫,不寫拿不到學位。”
或許對他而言,發表一百篇論文沒抓捕一個嫌犯來得實在。他已經榮立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