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我們還猜他們是認定攻不下城,索性隨便攻幾場,打不贏就走,也好交差,可他們有足足八萬人馬,我們城中軍士加起來還不到三萬,在這種絕大的人數優勢下,任何有志氣的將領,都會盡力嘗試一下才對啊。”
盧東籬定定望著城下,那一隊隊整齊劃一撤走的陳軍:“還有,他們撤兵撤得太快了。就算勁節截斷了他們的糧道又如何呢?他們才剛來沒幾天,隨隊帶來的存糧最少還能保證再戰半個月,他們撤兵撤得這麼快,只怕這其中另有我們所不清楚的內情。無論如何,八萬大軍,絕不可能兒戲般地白白髮兵一場。”
他心中飛快地回憶古今戰役中,大軍臨時撤兵的諸般可能,糧草用盡之外,最常見的可能就是主帥戰死,和國內有變。
這主帥戰死,雖然他們在戰場上並沒有發現。但就算是最了不起的將軍,在戰爭眼看就要勝利時,被某個毫不起眼小兵的流箭射死,也不是沒有發生過的。
若是敵軍的主帥在戰場上受傷,被親衛救入營帳,傷重身死後,部將們瞞喪不報,及時退兵,這倒是最正確明智的作法。
可是看那些陳軍退兵,井井有條,毫無慌亂之態,後軍拔營起寨,前軍列陣護衛,一隊隊整齊劃一地離去,若無很多將領沉穩冷靜地指揮,絕沒有可能做得這麼好。
如果主帥身死,將領們還能有這麼沉穩嗎?
如果是國內生變,那麼……
他正暗自思忖,身旁將領低聲問:“大帥,要派兵追擊嗎?”
乘敵軍退兵時,以輕騎快馬追擊,這是戰時最常見的戰法。在技巧上,退兵有時候比進兵還要難。畢竟士兵人數太多,最高的帥令一層層傳遞下來,意思上難免有偏差。在軍隊退卻時,任何一點小變故,小亂子,都可能引發整個軍隊的恐慌變亂,
乘敵軍退兵來追擊對方,有時候,就算是戰敗的軍隊,都能從戰勝者那邊得到大大的甜頭。
史冊
很多戰役,明明大戰優勢的一方,就是因為在退兵時而損失慘重。
定遠關諸將一早知道,如果風勁節的行動成功,陳軍早晚會退兵,他們也一早準備好了追擊的精銳騎兵。
然而此時盧東籬卻只是沉靜地搖頭:“你看城下軍隊運作分合,如此整齊精微。看起來這一場退兵他們早就準備良久,斷不會給我們一絲可乘之機。我們若是派出騎兵,不但戰不到便宜,反而極有可能叫他們白白吞掉我們一支精銳,暫時還是靜觀其變吧。”
眾將皆服其言,便都伴著他在城頭靜靜地等陳軍完全撤走。然後再派出探馬查探陳軍動靜。
陳軍確確實實是在撤退,其中並沒有什麼玄虛古怪,浩浩蕩蕩的隊伍橫穿沙漠,一直向來路而去。
定遠關的探馬,不斷向回飛報陳軍的訊息,陳軍的退兵路線,每日的行程,所有情報,鉅細無遺,這其中,竟是找不出半點古怪來,但這卻又是最大的古怪。
大家看了這樣的情報,愕然之餘,竟然感覺不出多少歡喜。
這麼著就結束了啊。沒有浴血苦戰,沒有搏命一擊,沒有堅持不懈,就這麼輕飄飄地打兩架便跑,這八萬人幹什麼來的?
大家都算是百戰沙場的將領了,竟是從來也不曾遇上過這麼古怪之事。
盧東籬與大家連日商議之後,也只得先修本向朝廷通報戰況再說。一方面探馬仍要不斷派出去,謹防陳人另有詭計,一方面,全定遠關上下不得鬆懈,繼續防備,大家先等風勁節回來吧。
也許身在沙漠,身在陳軍後方的風勁節,會知道一些其他們都不瞭解的內情呢。
可惜的是,風勁節基本上什麼也不清楚。所以打完一仗之後,他身邊的軍士們歡天喜地,他自己卻始終悶悶不樂。
那一次劫糧,陳軍是預先布了埋伏等他跳進來。
可惜啊,他不是乖乖束手就擒的獵物。
以前歷次襲擾都是漠沙族人出手,拼著損失多少人,也要把糧食搶回去佔為己有。
風勁節卻沒有這種顧忌,他知道,隔著陳國八萬大軍,他不可能把糧車運到定遠關,所以一打垮運糧隊,立時澆油就燒,在沖天的火光之下,領著身邊的鐵騎,如鋼刀般直插入四下合圍的陳軍中心去。
他們沒有糧車的拖累,整支騎兵無比靈活,也無比勇悍。在風勁節的帶領下,所向披靡,所過之處,硬是在刀叢劍林中生生撕開一條口子。
但他卻並不只求逃脫,只是帶著騎兵隊四下轉戰。他的部下久經戰爭,迅猛強悍,雖說人數極少,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