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他想說。。。。。
大宋這邊已經算是不錯了,遼境那邊的災區才是真正的慘。
黃河灌入白溝河,一條小小的界河又怎能攏住黃河天水?
是以,去歲遼地也是受了災的,只不過沒有大宋嚴重罷了,但即使這樣兒,遼境災民的情況比之大宋差了也不止十萬八千里。
大遼別看以當世第一強國自居,但是論富庶,跟大宋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
推書:書荒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從原始叢林到星辰大海》(未完待續。)
第205章 邊關故人
在這個時代,即使朝廷想的再周全,救災再得力,也無法和後世的有子弟兵親自抗災、有完備的救災機制,還有充足的賑災物資可比的。
司馬光道:“大郎一定是沒見過往年大河成患的景象,今年已經算好的了,起碼沒怎麼餓死人。”
楊懷玉接道:“這還多虧了大郎的觀瀾運力幫著朝廷度過了這一大關,不然,真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
唐奕沒接他們的話,心裡也沒有一絲一毫的慶幸。
呆望良久方道:
“天下亡,則百姓苦。天下興,亦百姓苦!”
“不論天災,還是**,遭殃的都是百姓。”
耶律德緒眼珠子差點沒突出來。。。。
“這話是唐子浩說的?”
他實在沒法把昨天那個連嚇唬,再威脅,甚至於耍無賴都用上的唐子浩,和今天說出這種話的唐子浩,聯絡在一起。
而司馬君實也是望著唐奕出神。。。
“天下興亡,百姓皆苦嗎?”
災區的慘狀,唐奕現在也無力去改變。他只能用親眼所見的東西,為以後吸取經驗,好結合後世對賑災之事的一些見聞,看能不能做出一些改進。
。。。。。。
一路穿行河北兩路,使團終於於二十天後,到達了宋遼邊境重鎮雄州。
司馬光的送伴使團,送到此處也就到頭了,因為過了雄州,就是遼人的地界了。
只不過,司馬光並沒有馬上返程,不論入遼,還是不入遼的人馬,都要在雄州休整兩日再行上路。
到了這裡,唐奕第一件事不是休息,而是去找尹文若。
尹洙的大兒子尹文若,春闈中二甲三十四名,被放到了雄州任軍事推官。
可別覺得,把尹文若發到這麼運的地方來,是朝廷不待見他。
事實上,雄州軍事推官可不是一個散職,這裡是宋遼軍事重鎮,要不是看在他爹是尹師魯的面子上,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