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聚寶商行這邊,在招募滿了人手之後,還是放出了訊息,未來幾年,商行的生意一旦步入正軌,可能還要增添人手。
這就讓一些商賈們有點兒欲哭無淚了,哪有這樣搶人的,這不是要人的命嗎?聚寶商行家大業大,叫大家怎麼爭。不過正因為如此,倒是讓這天下各處衍生出了一個新的職業,叫做中介,這些人專門下到鄉里去,勸說佃戶們入城,等到入城之後,再為聯絡商賈尋個活計,而商賈們自然免不了要給他們一些好處費用,如今這鄉間,越來越多這種專門勸說佃戶的人了,氣的不少士紳不得不防火防盜防中介,但凡是遇到中介,少不得叫人暴打一頓,只是這種事本就是利益驅逐,就是打了也屢禁不絕,最後也只能幹瞪著眼。…;
聚寶商行招募了人手,這架子算是搭了起來,在文書之中,一些年紀較輕、身體較為英朗的讀書人單獨聚集起來,這些人全部安排進了京師城外二十里處的一處大莊子,這處莊子本是聚寶商行買下來作為培訓人手用的,人是招募了,可是真正有經驗的人卻是不多,總要進行短暫的培訓一下,才能外放到各處去,這些讀書人奇怪的發現,他們居然被安排在侍衛們操練的一處地方,倒是無人讓他們操練什麼,只是好吃好喝的供著,別的人都開始進行了培訓,唯獨他們,似乎無人搭理一樣,暫時也無人理會他們,不過好在,該拿的月餉一個子兒也沒有少,文書拿多少,他們也拿多少,這些人一開始還有些忐忑,可是後來也就漸漸放心了,索性在這兒歇著養著。
就在市面上雞飛狗跳的時候,一道聖旨,也從宮中傳遞出來,宮中責成兵部,立即進行清查,對一些不稱職的武官,直接革職拿辦,清查的主要方向,是大同、錦州一線的武官,宮裡甚至有了明令,這件事關乎社稷,不得有誤。
對於宮裡頭突然遞出來的聖旨,內閣這邊也是一頭霧水,最近皇上可是越來越有主見了,好端端的,突然清查邊鎮的武官,這是要做什麼?莫非是要學京察?
不過內閣這邊,對於這份聖旨,倒是沒有太多的意見,畢竟每年朝廷也要對武官們清查一次,雖然都是做做樣子,其實也就是相互忽悠,可是陛下既然要狠狠的清查一下,也沒有必要反對,請查一下也好。
於是,一支由兵部領頭,錦衣衛、東廠為輔的欽差隊伍便啟程了,直奔大同、錦州一線,這訊息傳到邊鎮,立即引起了雞飛狗跳,大家不過混口飯吃而已,朝廷突然要動真格的了,這還了得,只是碰到這種事,也只能老老實實祈禱菩薩保佑,不要查到自己頭上。
這一行欽差雖是兵部侍郎親自領銜,可是陣仗卻也是不小,東廠那邊,派出了理刑百戶,而錦衣衛這邊,規格更高,派出了錦衣衛僉事,掌握著南鎮撫司的溫正,一行人都是殺氣騰騰,氣勢洶洶的直奔第一個落腳點——大同。
………………………………………………………………………………………………………………
第一章送到,月票被人爆菊花了,連續被追上,汗。(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三百一十四章:虎狼
大同。
作為九邊重鎮之首,這裡駐紮著十來萬最精銳的明軍,此時斜陽西下,壯麗雄觀,郭固城堅的大同城顯得格外的高聳,大同乃是九邊之一,是山西、河北通往蒙古的必經之路,因此也向來為朝廷所重,各種防禦設施配套自成體系,乃是京師以北數一數二的重鎮名城。
向北,就是茫茫的草原,這裡土地雖然肥沃,卻無人耕種,據說早在太祖和文皇帝的時候,外頭都是良田,後來經歷了土木堡之變,蒙古人直抵大同城下,幾次掠奪,都是以大同為突破點,兵荒馬亂的,誰敢耕種?
如今土地已經荒蕪,變成了肥沃的水草,關下遠遠地可以看到牧人驅趕著羊群放牧,這些牧人並不畏懼明軍,喜愛這裡的水草豐美,幾乎每隔一些日子都會帶著羊群在這附近遊蕩。
敢向北行的,除了商旅,就只剩下明軍的斥候了。
這些商旅都是操著山西的口音,自成體系,與其他商賈沒有什麼往來,卻熱衷於出關跑貨,整個蒙古的貨物大多被這些商幫買斷,再加上他們樹大根深,在大同也有關係,所以出關時,都是成群結隊,風風光光的,甚至有的商幫帶著駱駝、馬隊攜帶著貨物出了關,還會有三五成群的蒙古斥候迎接他們,似乎有保護他們的意思。
與之相比,大明的斥候們出城時就顯得要謹慎得多,一隊斥候出去,往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