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能再提一級,就是副處了。”
潘寶山沒說話,只是低頭一笑。
劉江燕也完全明白,她拉著劉海燕的胳膊說:“姐,既然這樣的話,那你能不能想想辦法,就不讓寶山去農業局了嘛。”
“呵呵。”劉海燕拍了拍劉江燕的手,用安慰的口氣說道:“江燕,其實我覺得,小潘還是去農業局好一些。”
第八十六章 早熟的麥子
潘寶山聽了劉海燕的話有點納悶。還是去農業局好?
照目前情況看可不是那麼回事,去農業局當副局長還是副科,要想升為正科,不如果外調的話,只有等黃開建退下來或者調走才能騰出位子。
但即使如此,就一定能當上局長?那也不一定。
“小潘,今年多大了?”劉海燕笑問,她明顯感覺到了潘寶山的茫然。
“二十六了。”
“很年輕,也很有前途,所以更應該看得長遠些。”劉海燕說,“縣委書記助理就是專門輔助書記開展工作的,真正的活動範圍不大,很難放開手腳,那個就不說了。可即便是縣委辦主任一職,也屬於小而全型別,短時期看升勢不錯,畢竟黨委口的都容易提拔嘛,但長遠看並不佔優勢,因為工作特性決定了認知的高度和深度,都有一定侷限。”
“姐,那到農業局一方更小的天地,不是更受侷限?”劉江燕很不明白。
“農業局看起來工作面的確是更狹隘,但因為是較為專業的條口工作,所以著眼點可以很高,也容易深入。”劉海燕道,“而且也容易出成績,可以注重形成自己的業績流。”
“姐你怎麼越說我越糊塗了,我倒是覺得在黨委口出成績更容易些。”劉江燕說。
“剛才我不是講了嘛,短時期看不錯,但長遠看有侷限。”劉海燕道,“侷限在什麼地方?圈子太小,不容易跳出富祥。我認為小潘有很大的上升潛力,所以眼光要跳出富祥看發展。”
“姐姐的意思是,讓我在農業條口上進取?”潘寶山問。
“是的,我說在農業局容易出成績,是相對在黨政機關口講的。”劉海燕道,“以你為例來假設,不管是你做祁宏益的助理還是作縣委辦主任,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祁宏益的,大小功勞跟你沒什麼關係。最後能撈到多大的果子,可以說就是看祁宏益的賞賜,而且,隨著祁宏益的退位,你的政治生涯也許就停滯不前了。”
“為什麼?”劉江燕問。
“因為沒有充分證實自己的能力。”劉海燕說,“如今幹部提拔,科級的很不上道,能力不能力無所謂,只要有關係就行,包括副處級。但到縣處正級以上就沒那麼簡單了,畢竟是省管,除了要有關係,還要有一定的能力。能力怎麼體現?一定程度上就是業績履歷,所以我說,要小潘注重形成自己的業績流。”
“姐,你有完整的思路沒有?”劉江燕說,“有的話就直接告訴寶山嘛。”
劉海燕看了眼潘寶山,抿嘴笑了一下,說:“思路當然有,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時別人指出的軌跡並不一定就適合。”
“姐姐你別那麼說,你站得高看得遠,跟我多說說就能讓我少走很多彎路。”潘寶山趕忙說道:“而且我也知道,你指的路都是正路。”
“那就簡單說說。”劉海燕笑了笑,“我覺得你到農業局狠抓一番工作是關鍵,因為黃開建並不太與你爭功,對你很有利。你可以藉助這一跳板,朝市農業局努力。等到了市局,稍微穩穩根基後,便要開始考慮轉型,因為松陽市可不是富祥縣,農業不是重點。”
“姐,我還是不太明白。”一旁的劉江燕又皺起眉頭,“市裡的處級局跟縣級黨委政府相比,那還差著呢。你讓寶山去那些局,也不見得就好。”
“江燕,有句話說得好,天子腳下,蚍蜉為大,說的就是地緣關係。”劉海燕道,“就我所瞭解,市黨政領導班子,熟悉各縣的也不過就是縣委書記和縣長,對副職的瞭解是少之又少。但對所在市區各局就不一樣,有些副職還經常會被提及並照面。”
“我明白了。”劉江燕說,“就是說去市裡工作,能更多地進入市領導視野。”
“嗯,我是這麼想的,當然也不一定就正確。”劉海燕呵地一笑,“就算是現在正確,以後也未必正確,形勢總在不斷發展,一切都在變化之中。但有一點是不變的,就是站好隊,只要能跟對人,不管你在什麼地方,也都能被撈上來。”
“唉呀,說得我真是糊塗了,說到底不就是工作嗎,哪有這麼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