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中,腳下的先天太極九宮八卦圖,指著遠處對應的符咒畫像,一臉欽佩。眾隨從又道,這就是給幾乎目不識丁之人看的。對道門的瞭解遠遠超於主人的隨從們來說,這個趙申,走的就是鄉人路數,專門哄誘那些村夫愚婦。與那些故作玄虛,走達官顯貴路線的道士正好相反。
“神霄真經就堂而皇之地刻在外面,這才是朗朗正門氣派!這真經……嘖嘖,有門道。”
接著楊戟指住庭院內的一處石壁,上面鐫刻著一整篇《北帝五雷正法神霄真經》,雖只是開篇語,卻詞韻奇古,仙風撲面。
隨從們諂笑著附和,還要在肚子裡嘀咕,可看看這篇道經,忽覺一股剔透涼意直灌心底。就如在鄉間忽然見著一位老學究,正要笑話那老學究時,對方卻道出自己是王安石一般。
這篇道經,上檔次,夠水平,便是常在京中接觸有名道士的隨從們,也都被鎮住了。
形式上儘量媚俗,但實質內容卻堅持“正門”,這就是之前王衝教授給老道的法門。靠著這法門,老道舉手投足,擺滿架勢,不管是服飾,還是道場法事,或者符咒法器,不僅弄出一套繁瑣但卻意義通俗的流程,還對若干細節編了一整套說法。
可在這一切形式之上,就是老道的真本事,那就是道門真修的道法和闡述。王衝費了老大功夫,讓老道同意把真經開篇語公開刻在石壁上,形式與實質結合,再加之平定蕃亂,以及小遊江開道場立下的名聲,這才有北帝神霄庵正向道觀升級的欣欣向榮之景。
“可惜,這真人的境界太高,近於所謂的大雅即俗。要到京裡,那些自命雅人的傢伙,懂不了這般境界,定有非議,那倒不美了。”
楊戟原來是在嘆這事,他覺得這個老道雖有真本事,路數卻太“親民”,與京城人喜歡的那種風雅玄奧作派不同,到了京城吃不開,很覺可惜。
“傅廉訪也說,老道的道法頗不尋常,恐怕不為俗人所喜。當時我還以為那俗人,說的是販夫走卒,現在才明白,說得是自命不俗那班人。”
楊戟這番話倒讓隨從們暗自讚歎,這個楊少保的乾兒子,倒不是完全的不學無術,還是有點心境的。
“廉訪既已上任,就得有所化新,否則何以報少保爭到西川廉訪這個位置的苦心呢?”
“是啊,傅堯已是梁師成之人,廉訪就得顯出與他的不同。”
楊戟感慨傅堯之語,竟有惺惺相惜之意,讓這些隨從頓覺不好,趕緊作了糾正。
楊戟也連連點頭,再有些躊躇道:“傅堯也說起過本地人物,其中有個叫王……什麼的少年,好像也在海棠渡?”
“王衝王守正吧?聽說倒是個人物,燒過王相公家牌坊,打過鄧相公家子侄,十六歲就當過縣學的學諭,五月蕃亂時,好像也出過大力。”
“海棠渡倒是有個十里渡書院,聽說是他父親辦的,年初他跟縣學一班生員惹了一場文禍,被禁了學,索性就在這鄉野間辦起了書院。”
聽著隨從們報來的n手訊息,楊戟皺眉道:“就是個小秀才?那有什麼稀奇的。”
烈日下,這公子哥般的宦官精神和體力急速萎靡下來,怏怏地道:“回城!”
聽到回城,隨從們興奮起來了,紛紛建議著該去哪裡納涼取樂。聽說月繡坊的百花香舞新鮮出爐,楊戟精神一振:“月繡坊!走!”
傍晚時分,享足了香氣和歌舞的楊戟,在搖扇的習習涼風下正要入睡,卻見月繡坊的行首出現。這風姿綽約的美婦揮退了下人,猛然跪伏在他面前,哀聲道:“廉訪救我!”
ps:【今日依舊一章,明後兩日都要趕路,差不多也只能一章。】
【新的篇章開啟,王衝的戰場,也將有所變化了。】
第八十三章惡風蕩時問華夷
楊戟正迷迷糊糊要入睡,被這一跪,睡意頓時全無。
輕紗薄綢裹住的身軀凹凸有致,無領羅衫本就露著胸口一大片白皙肌膚,再因跪伏之姿,兩團急速隆起的白肉勒出一道深壑,讓人恨不得投身其中,探個究竟。
可這不是楊戟震動的原因,他就使勁抽著鼻子,追尋著一股令他心神震顫的香氣。這香氣幽雅素淡,有如初荷一般沁人心脾,卻又混著一股人體的汗意,烘得靈智搖曳。
香氣,他已在月繡坊裡享足了,之前月繡坊一班舞娘賣足力氣,為他演了一場百花香舞。舞娘扮作天女,揮舞帶著各色香氣的綵綢,有牡丹,有芙蓉,有海棠,妙的是綢香人也香,不時人進綢退,人退綢飛,眼、耳、鼻都受用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