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鐵匠們興高采烈地學會了做模具,但接下來的問題又來了,拿什麼材料來做模具?要把燒化的鐵水倒進去,那模具的材質必須非常耐熱,還不能讓鐵水凝結之後粘在上面……月餅可以用木模,但是鐵匠們是絕對不可能用木模的,鐵水一去,木模就要燒成渣。
鐵匠們聚在一起商議了良久,一名經驗豐富的老鐵匠道:“咱們用百鍊精鋼來做模具,就不怕鐵水燙。”
所謂百鍊精鋼,其實還是鐵,在明朝這個時代是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鋼的,百鍊精鋼的弄法,就是把鐵燒紅,然後拿錘子用力錘打,將鐵裡面的雜質給打出去。整個流程轉一圈是為一煉,按鍛鍊的次數多少,為五種,有“九煉”、“三十煉”、“五十煉”、“七十二煉”、“百鍊”,前面的數字代表鍛鍊的次數。煉得越多,質量當然就越高。
據古書記載,三國時劉備曾令刀匠蒲元打造了寶刀五千把,每一把上面都刻著“七十二煉”的字樣。而曹操則擁有“百鍊利器”五把,孫權最慘,他只有一把。
實際上,對於追求完美的鐵匠來說,百鍊都不算最好的鐵,他們要把鐵反覆錘打,反覆鍛鍊,不要管它煉了多少次,要直到鍛鍊完後用秤稱,重量不會減輕,才說明鐵中的雜質已經完全打出,那才是最硬的純鐵。那種鐵比起百鍊更勝一籌,用來給普通的鐵做模子,便足以勝任。
當下老鐵匠們就開了爐,拿了一塊鐵霹靂啪啦地鍛打起來,朱元璋過去詢問他們要多久才能打出百鍊精鋼,那老鐵匠道:“朝也打,晚也打,累了就換我兒子打,如此打上七七四十九天,就可以打出百鍊精鋼來制模具……”
朱元璋抹了一把汗,你這個也太傷神了吧……要大量製造火銃,可不是一兩個模具就行的,模具必須要有許許多多,才能夠用,要是每個模具都讓你花上七七四十九天來打,那還得了?他搜腸刮肚了想了許久,才想到未來的模具中有一種是陶瓷做的,也不知道這個年頭的陶瓷能不能行,總之試一試也是好的,陝西青瓷的產地都已經被朱軍收入囊中,派人去找些瓷匠來仔細研究一下,不管成不成,總要想法試一試。
巡了許久的兵工廠,紅娘子已經看得不耐煩,哈欠連天,朱元璋也感覺有點累了,便打算回去,正在這時,一名傳令兵飛也似地跑了進來,他顯然很急,滿頭都是大汗,見到朱元璋,立即報道:“將軍,屬下先到西安找您,沒找著,趕緊又來咸陽,在廠子裡轉了半個時辰才將您找到……這裡有洛川李攀龍大人發來的急信。”
朱元璋伸手接過信件,展開來看,只看了兩眼,頓時大喜。
旁邊的馬小天和紅娘子見他表情,便問道:“朱八大哥,是什麼喜事嗎?”
朱元璋笑道:“確實是喜事,佔據陝北的幾路義軍打起來了。橫天王殺了沖天柱,並且向朝廷乞降,混十萬大怒,發兵攻打橫天王,兩軍在延安府的北邊大戰,殺得屍橫遍野。”
“啊?”馬小天大汗:“這也算喜事?”)
四四二、佔領陝北的藉口
朱元璋得到訊息時,陝北已經是連場惡戰,硝煙漫天了。原來高迎祥死後,各路義軍人心動盪,雖然李自成是一個比高迎祥更厲害的怪物,但是當世只有朱元璋才知道這件事,別的義軍首領可不知道啊。義軍內部發生了嚴重的分岐,一部份首領認為應該藉著皇帝下詔的機會趕緊受撫,另一部份人也惶惶然不知前途何在。
就在這樣的形勢下,一直佔據著陝北的橫天王坐不住了,這位仁兄的地盤在榆林附近,那裡是非常窮苦的地方,橫天王佔據榆林之後又不懂發展生產,領地經營得十分痛苦,眼看他的軍隊崩潰在即,橫天王不願坐以待斃,於是派了使者向朝廷乞降。。。
這位使者從榆林出發前往太原,找孫傳庭送信乞降,半路上路過綏德,綏德是沖天柱的地盤,使者在綏德紮了個尖兒,和沖天柱的手下喝了幾杯酒,酒後不慎走漏風聲說了頭兒要降的事,沖天柱這直腸子傢伙立即大怒,一刀砍了使者的腦袋,然後怒氣衝衝去找橫天王說理,勸他不可向朝廷低頭。
結果……橫天王將牙一咬,一不做來二不休,抽刀子就把沖天柱給剁了,奪了他的地盤,這一下綏德也落入橫天王的手中,倒使得橫天王與山*西接了壤,他便趕緊派人前往太原,向孫傳庭乞降。
沖天柱的部下四散奔逃,到了延安府,找上混十萬哭訴,混十萬也大怒。橫天王你要向朝廷投降自己投就是嘛,這年頭已經有許多股義軍有過向官軍投降,然後再復起的經歷,所以大家對投降也看得淡了,本來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