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當機立斷,給所有人一個交待。
“請攝政王免去毓朗的職務,不然這場****還不知道鬧到什麼時候,等到中外皆知,那就貽笑大方了!”
贊成罷免的聲音再次響了起來,載灃已經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話來敷衍大臣了,焦灼之中,他看向政務處中資歷最淺的練兵大臣良弼,把希望寄託在他身上。
夾在一幫重臣們的葉開,依舊保持沉默,隨著大臣的屢屢進言,他擺出了一副隨波逐流的樣子,期間還不時點點頭,以示贊同,似乎對載灃的窘境完全視之不理。
不是葉開故意裝聾作啞,而是用這樣的方式告訴載灃,不要和所有人為敵。
如果沒有根本沒有贏的希望,那就不要輸的連本金都不剩,連下一局上場機會都沒有。
載灃明白大勢已去,失望地嘆了一口氣,微微攥緊手,處在下達命令的臨界關口,就在這個時候,一條石爆天驚的訊息傳進了廟堂之內,頓時讓整個局勢蒙上了一層血色陰影。
民政部的人緊急來報,騷亂士兵圍困朝廷命官,京師巡警署接到命令前去清場,期間有人持械違抗,巡警不得不還擊,事情發展到最後,演變成一場流血衝突,擊斃逆亂分子七十餘人,打傷三百五十人。。。。。
訊息傳來,大殿裡一片寂靜,除了通報訊息的民政部官員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所有人的臉上都寫滿了震驚。
“誰下令開的槍!”
這是載灃反應過來後說的第一句話,緊接著,一股肉眼可見的紅色便從他脖子根處擴散開來。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件事還有處理的餘地,而現在,隨著血濺當場,人命昇天,這件事再也著遮掩不下去了,民政部的訊息,成了壓倒載灃的最後一根稻草。
“是善耆。。。大人。。。”
民政部的官員嚇了一跳,顫顫巍巍的回答。
知道了答案又如何,載灃的問話無論如何都不能進行下去了,隨著事態的發展還不知道有多少自己的人牽扯進去,當務之急,是儘快處理,避免不良後果進一步發酵。
“來人,傳本王口諭,免去貝勒毓朗步兵統領一職,令其戴罪在家,聽候發落。”
載灃說完轉過身來,用近乎陰沉的面部表情看了看所有人,這下你們總滿意了吧?
處理完毓朗的事,這場****還沒有完結,下一步,必須用更實際的措施,遏制住局勢的蔓延。
這場波及甚廣的亂子,終究還是需要有人去收場,而人選是誰至關重要,威望太小,不足以體現朝廷的重視程度,也起不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不能再拖下去來了,多一分鐘結束,朝廷就多一份尷尬。
“哪位大臣願意跑一趟,平息這場禍亂?”
載灃望向了面前的大臣,他們中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資格,但得到的積極回應卻寥寥無幾。
這擺明了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差事。
載灃又氣又急,卻無可奈何,他淡漠地打量著所有人,滿腹牢騷就差噴口而出了,這時候有人開口了,老世續上前一步,他倒不是毛遂自薦。
“步兵衙門由八旗選任,攝政王應擇一位滿人前往平亂,如若不然,怕人心不服,又要議論紛紛。”
世續先是表達了人選的大致範圍,隨後話鋒一轉,鄭重請求道:“不過,這件事鬧得這麼大,要是在選派別人恐怕來不及,依老臣看,攝政王應該率先垂範,親自前往,相信必可馬到成功。”
世續的話簡直是把載灃往火坑裡推,誰都知道這件事的嚴峻性,他去也不一定討到半點好處,更為關鍵的是,載灃身位監國攝政,代行皇權,怎麼能輕易屈尊?
此話一出,自然滿堂驚乍,紛紛指責世續的口無遮攔,但就是這種不合時宜,卻很好的起到了為某人鋪路的效果。
“老臣只是憂心國事,方才一時食言,但為了朝廷的顏面,此事必得德高威重之人才能收拾,攝政王既然不能去,那也只有勞煩慶王了。”
世續的一句道歉話,讓所有人的注意力彙集到了奕…劻的身上,如果說既得德高望重,又要有滿人的身份,最好還是皇族,能代表得了朝廷的態度,也不是體面,算來算去,滿朝上下也只有奕…劻有這樣的分量了。
奕…劻受到矚目,這不是載灃想看到的,但大臣們的主意已經落定,他被這股潮流推著走。
“******,你去跑一趟吧。”載灃硬著頭皮說道,事到如今,他不得不這麼做。
“老臣年邁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