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服,竭力相助。
時年孫權依合眾臣之願,登位吳王,定都於建業,國號為吳。封張昭為宰相,顧雍為太傅,魯肅為尚書令,諸葛瑾為太常。陸遜為軍師祭酒。又封周瑜為大都督,統率江東兵馬,總理軍務大事。周泰、甘寧、呂蒙、淩統皆封為虎賁上將。黃蓋、程普、韓當等老將分別封為長沙、桂陽、吳郡太守。其餘各擬功勳定爵。至此東吳人心大震,諸將無不加緊操練兵馬,望能早日出徵,一統天下。
同月,忽有細作來報,冠軍侯文翰,登為唐王,定都於長安。江東文武聽之,無不震驚。周瑜更是料定,不久之後,天下必有大事。一眾吳臣聽之,皆以為周瑜杞人憂天。誰料不到半月,又有細作傳來驚人訊息,魏唐兩國結為秦晉之好。孫權聞訊大驚,急聚文武於殿中議事。
“曹老賊與文不凡結盟,魏唐兩國勢力浩大,若是來犯,如何能擋!?諸公可有計策教孤!?”
孫權面色沉著,紫須碧眼,身穿金龍黃袍,丰神飄灑,器宇軒昂,亦顯得有幾分王者之威。孫權話音一落,殿下頓時一陣嘈雜,一眾文武齊齊張口,各有己見。不過卻大多都是些無用之說。就在此時,周瑜皓目一瞪,轉身厲喝。
“大殿之下,如此喧譁,成何體統!!”
周瑜一聲落下,聲若雷震,眾人見是周瑜,不敢造次。很快大殿內便是重複平靜。周瑜神色一凝,拱手而拜。
“魏唐兩國聯好,其勢之大,我吳國根本無力抵抗。”
第一千四十五章 魏唐之盟(中)
周瑜此言一出,頓時眾臣紛紛色變。魯肅連忙向周瑜投去眼色。周瑜卻是視若不見。座上孫權聞言勃然色變,但卻無發怒,眯著碧眼盯著周瑜。周瑜環顧四周,見眾人神色皆變,隨即又道。
“瑜只是就事論事。絕無藐視之意。若我等不知勢危,東吳必有滅國之禍。”
“公瑾所言極是。孤已知矣。不知大都督可有救國之計耶?”
忽然,孫權神色一沉,發言而問。周瑜拱手一拜,作禮回稟。
“曹孟德與我江東乃世仇,本就勢鼎天下,如今又與西唐為盟。我等欲要與其相抗,唯有聯合益州劉皇叔,亦結為盟勢,方可保得東吳無慮。”
孫權聽言,神色凝重,正是躊躇。就在此時,張昭急出席而道。
“魏與吳本無仇,前因聽諸葛之說詞,致兩家連年征戰不息,生靈遭其塗炭,先主更因此而損命。依昭之見,實乃諸葛將我等東吳玩弄於鼓掌之中,尤為可恨!我東吳有長江之險,可抗百萬大軍。倘若魏唐若要進軍,必先破劉備。不若我等亦發信與魏唐兩國聯合,齊攻劉備,分其疆土。如此一來三國鼎立,曹操勢大,文翰必定俱之。到時我等卻又暗中與西唐交好,合力破曹,之後再與西唐決一雌雄,如此方為上策!!”
張昭此計一出,周瑜臉色大變,手指張昭,忿然大喝。
“張子布你安得出此無父無君之言乎!大丈夫生於天地間,當以忠孝為立身之本。曹老賊昔年射殺先主,魏與吳勢如水火,我等臣子無不望能早破中原,誅殺曹老賊為先主復仇,焉有聯合之理!!?你既為吳臣,當誓共戮之,方為臣之道也!!”
周瑜對張昭破口大罵,張昭被周瑜罵得狗血淋頭,羞憤難止,渾身顫抖,怒火攻心,連張嘴巴,卻氣得道不出一個字來。就在此時,顧雍出席勸道。
“大都督此言差矣。張公身為宰相,功德無量,深受百姓擁戴,近年江東全賴張公盡心處事,日夜不休,方得以如今盛況。大都督焉可如此呵斥功臣。豈不讓人心寒!?”
顧雍眼色清澈,與周瑜怒目相對。周瑜亦知話中有過,但卻是氣在心頭,冷哼一聲,甩袖喝道。
“張公確有功勞,但其適才聯曹之言,卻是萬般不是。倘若先主九泉之下得知,豈能瞑目!?”
“大都督但且息怒。先主之仇,固然不可忘之。但如今時勢所逼,張公之計確是精妙。若以為之,吳王當可克成帝業。聯曹亦不過權宜之計,大都督當以大局為重!!”
顧雍字字錚錚,直視周瑜。就在此時,黃蓋、程普、韓當等老將紛紛忿然出席,各個都火冒三丈,齊聲喝道。
“我東吳與曹魏有著血海深仇,焉能諂媚於仇敵。我等寧死亦絕不聯曹!!!”
顧雍一聽,臉色一變。張昭壓住火氣,瞪眼吹鬍子地喝道。
“你等匹夫,不知局勢,但憑血氣之勇,遲早釀成大禍!!”
黃蓋聽之,虎目一瞪,厲聲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