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頻繁,為虛數之象,再看她出血顏色鮮紅,舌苔淡薄,唇色發白,診斷為氣虛型產後血崩,需要補氣固衝,攝血止崩。”
她對手術檯上的醫生說了自己的診斷,她認為對行家是應該做專業解釋的。
一群西醫對她的行話都是滿臉懵逼,主任醫師發了話:“葉醫生,你看這要怎麼治呢,我們縫合和輸液都用上了,這血還是止不住啊。”
“我先開個方子,你們讓人去熬中藥,然後我再用針灸法給她暫時性止血。”
中藥的弊端就在這裡,因為都是根據病人個體情況不同而進行精確治療,藥方不固定,一般沒有普適性的針劑,急救的時候病人的身體根本等不了。
“快拿紙筆來!另外再去中醫科借個針灸包!”主任醫師趕緊道。
助手找來紙筆,葉明雨根據病人身體情況,寫下了一個增減版的升舉大補湯。
護士拿著藥方匆匆走了出來,對家屬道:“來個家屬跟我一起去領藥!”
男方的母親趕緊站起來:“我去!我去!”
她兒子因為媳婦大出血腳都軟了,根本走不動,親家公親家母她也不敢勞動,只有自己跑快些。
走到視窗,門診大樓還因為這個手寫版的藥方好是抱怨了一陣子。
“這個不合規矩啊,都沒有錄入病人的醫療卡里。”
“情況緊急,病人在手術檯上還等著救命呢,待會我們會補錄的,你趕快打單吧!”護士催促道。
“現在還管什麼規矩,我兒媳婦要是出了什麼事,你們院長都擔待不起!”男方的母親高聲威脅道。
視窗的看她穿戴氣度就知道非富即貴,到底得罪不起,如果真的因為她的過失導致病人出了事,這樣的病人家屬醫鬧起來,哪裡是她一個小小的收費員能擔待得起的。
於是不再廢話,麻利地給打了單子。
男方母親交了錢,把票據和單方拿到手,才發現竟然是中藥丹方。頓時就皺了眉頭:
“這都什麼時候了,還用慢吞吞的中藥!這是急救啊!怎麼可能來得及!”
“夫人您放心,開方子的醫生很擅長止血。”護士解釋道。
男方母親這才半信半疑地跟著去領了藥,聽說是手術檯急用,中藥藥房馬上加急熬了藥,兩人這才領著幾包熬好的中藥趕緊往住院大樓的手術室跑。
護士拿著藥進入手術室,病人身上此時已經插了許多根毫針。
葉明雨回頭對護士道:
“先拿一袋藥,用容器裝好,給我看看。”
她對醫院的飲片成色並不瞭解,是按照標準藥性來開的方子。
作為一箇中醫,必須隨時掌握藥品質量的變化,才能更好地把握藥方劑量。但這在大醫院裡,往往是不可能的。開方的和抓藥的完全分隔開來了。
剛才葉明雨的針紮下去,出血趨勢已經肉眼可見的變緩趨於停止了,因此手術室內的人對她的話完全沒有質疑,趕緊找了個一次性容器,裝好了藥汁端過來。
葉明雨取下手套,一手端著容器,另一隻手的手指在藥汁裡探了一兩秒鐘,然後晃了晃容器,又探了下藥汁。
其他人都以為她是在試探溫度,雖然覺得不太衛生,不過中醫整體就不算多麼科學衛生,也就沒有說什麼。畢竟他們現在還有求於人。
沒有人知道,葉明雨是在檢測藥性,意料之中的,醫院的藥材熬出來的藥汁,和她需要的療效差距很大,所以她藉著探藥性的機會,在裡面加入了矯正藥性的靈泉水。
這碗藥汁的效果能立竿見影,後續隨便喝點倒也不要緊。
“可以了。給病人全部服下,一滴都不要剩。”這樣就沒有人能發現這藥的不同了。
喝了藥,又過了半個小時,葉明雨給產婦把了脈,確定沒有問題了,這才取下了毫針。
“沒問題了。”
後續的清創整理事宜,就不是她的工作了。
走出手術室,有眼色的護士已經給她拿來了獻血後補充能量的飲料等著了。
“葉醫生,來,先喝點牛奶。”
“謝謝!”葉明雨感激地笑了笑,接過牛奶喝了一口。
而此時病人家屬也圍了上來。
這個獻血的居然是個女醫生,這麼年輕的女醫生,看起來在醫院還挺有地位的。
“姑娘,我女兒怎麼樣了?”女方家屬著急地問道。
“已經脫離危險了,再等會就會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