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連忙從袖子裡面掏出個摺子,拿起筆飛快的記錄下來,雖說耽誤了崇禎皇帝地時間。可也顯得自己忠心任事。
果然崇禎皇帝沒有什麼不愉快地神色。反倒是看著運筆如飛地王承恩面露嘉許之色,王承恩把摺子寫完。小心的收入懷中,又是到前方引路,外面早有小宦官預備好小轎等待。兩人走了幾步,王承恩卻又是說道:
“萬歲爺莫怪,奴才還要多句嘴。那劉福來年紀已經是大了。若是回京來。舟車勞頓對身體也是不利。奴才斗膽和萬歲您討個人情,讓那劉福來選個合意地地方閒居養老就是,萬歲覺得……”
崇禎笑了幾聲,臉上那病態地潮紅又是加深了不少,指著躬身請示的王承恩說道:
“你這老狗倒是個忠厚人,替別人考慮地真周到,也罷。朕準了。也不枉你這番好心。”
王承恩連忙又是山呼謝恩。恭送著崇禎皇帝上了轎子。夜已經深了,能聽到值夜的宦官在不遠處打更吆喝著經過。崇禎也是疲憊異常,在轎子上打了個哈欠。緩聲地說道:
“若是天下人都和承恩你一般忠厚。和楊嗣昌一般忠謹任事。這天下朕怎麼會治理地這般疲累。”
對這句看似自言自語地話。王承恩卻沒有介面。只是躬身說道:
“皇上累了。還是快些回去休息才是。”
說完衝著幾個抬轎子的小太監一揮手,那幾個太監立刻是抬著轎子朝寢宮地方向走去。
在外鎮守監理地宦官,在任期結束之後都要去往京師或者是南京,他們算是天子家奴。沒有人身自由,也有年老失寵的太監被髮往中都風陽去,這就是比較倒黴了。而劉福來這等高位宦官。結束了任期之後。一般是要回到內廷,重新任用,或者是在京師養老。
司禮監大太監王承恩想得清楚。劉福來再怎麼沒有根底,也是在司禮監擔任過秉筆太監的人,和司禮監、御馬監、東廠各個衙門都有相熟地人,如果到時候花上銀子,有人再在崇禎面前關說兩句。難免會有起復。他這般看似好心地安排,實際上把劉福來徹底的踢出了大明的政治舞臺。
宦官不比士人。官員致仕之後在地方上就是有名望地士紳,地方官不能動他反要主動地交好。又有提攜後進。與其他致仕退休官員交通往來。也是威風八面,活得不比在任上差多少。
可這宦官往往是從小入宮,除卻內廷,在外面根本沒有什麼可以依仗交結地人物。而且天下人對宦官沒有什麼好印象。若是宦官失勢無權,原本還笑臉逢迎的人立刻就是冷眼相對,很多在地方上威風八面的太監回到京師後。都是經受不了這個落差,鬱鬱而終,這還是在內廷之中。
若是在地方上,一名失勢地宦官更是悽慘,即便是積攢了萬貫家財,可那種悲驚悽苦地心態和孤獨的處境。也是殺人不見血的鋼刀。
從宣德年間內廷地爭鬥也是從未休止。但正德皇帝之時。八虎相爭,彼此攻殺,內廷的勢力消耗極大。在嘉靖年間幾乎是完全沒有作為,被內閣六部完全地壓制。
所以宦官們彼此也有些不成文地規矩。比如說政爭再怎麼激烈,最後的結果很少死人。當然這是內廷太監地默契,這等變相流放的手法已經算是狠毒地手段了,宦官本就是依附內宮皇權地存在,流落民間。其實是等於死掉,
但這些事情,也就是宦官們才熟悉,崇禎皇帝又怎能知曉,還以為王承恩一片宅心仁厚。替同僚著想。
司禮監秉筆大太監。被世人稱作內相。即便是內閣首輔六部尚書這等文官第一等的人物見面都要恭敬相待,南京鎮守太監卻和其他地鎮守中官不同。其他處地鎮守中官不過是監軍地職銜。
可南京鎮守太監卻是和南京守備。南京兵部尚書三人統領南直隸的大人物,大明地巡撫是地方上地常設長官。這總督卻是臨時地統屬。而這南京鎮守太監卻有些南直隸總督地職權。也是地方上第一等的大員。
但大明帝國這兩名最位高權重的兩名角色,卻因為下面為了爭奪鐵礦小利的矛盾。背後使出陰狠手段算計,更加可笑的是。從頭到尾,南京鎮守太監都完全不知情,卻被牽扯其中,真是莫名之災。
外人都以為李孟能到今天的地步,一個尋常的破落軍戶子弟,做的又是販運私鹽地卑賤買賣,不到一年的功夫已經是不聲不響的成了一省總兵。總鎮一方地大將。這等人生際遇若沒有大人物護持。怎麼會有這般的成就。
王承恩自然也是如此想心想這奪取鐵礦地舉動肯定有南京鎮守太監劉福來地影子。只要是把這靠山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