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9部分

“謝皇上!”

百官起身,分列兩排。

禮部侍郎康東和出列,向楊侑行禮後,高聲喊道:“代王楊侑,乃先皇之嫡孫,太子第三子,東宮嫡長子。仁義無雙,功勳蓋世,英明神武,禮賢下士。”

“前先皇駕崩於江都,帝位空懸已久,天下不可一日無主,今代王殿下登基為帝,合乎天理,順應人倫,年號‘三世’。”

“吾等參見皇上!”

眾臣再次行禮高呼。

康東和等待眾人起身之後,再次高聲道:“先皇英明神武,威震宇內,追贈先皇諡號“明!”。元德太子英年早逝,今追贈元德太子為孝成皇帝,號世宗。”

追贈元德太子是大興城和洛陽共同商議的結果,畢竟兩個兒子都要登記做皇帝了,而他們的能夠登基最大的功臣就是因為他們父親是太子,要是追封老子,那就有點不近人情了。

“封韋妃娘娘為皇太后,出雲公主為長公主。”

康東和唸完皇室之後,就開始唸對大臣們的分封。

“京兆內史骨儀,忠君為國一心輔助皇上。任命骨儀為宰相。總管文官,賜爵位公爵。”

“臣骨儀叩謝皇上,微臣定會鞠躬盡瘁,報答皇上的知遇之恩。”

骨儀大喜。出列行禮謝道。

“任命平弘歸為工部尚書、康東和為禮部尚書、李仁政為民部尚書、屈突通為兵部尚書、崔毗伽為吏部尚書、陰世師為刑部尚書。全賜公爵。”

“臣等多謝皇上!”

六人躬身感謝。

“封房玄齡為中書省尚書。杜如晦為門下省尚書。”

康東和此言一出,所有的眾臣立即將目光投向房玄齡和杜如晦。心中狂震。

他們沒有想到代王殿下竟然如此看重二人,竟然直接的將二人提升到如此重要的地位。

此後。大興城的其他官員一一得到了封賞升官,有的可不止官升一級,就連遠在洛陽的田休,也被封為民部侍郎。

其他軍方將領也是各有封賞,當然升級最快的要說,最近風頭最勁的李靖,他直接被封為右屯衛將軍,地位僅次於屈突通和陰世師。

楊侑當然知道將他們三位升官有些快樂,可像房玄齡、杜如晦和李靖這樣的歷史牛人,楊侑要是不加以重用的話,那他可就是傻子了。

而且只有今天封賞才不會被百官阻撓,要是放在平時的朝堂之上,百官早就嚷嚷起來了。

康東和唸完之後,退回百官之中。

楊侑緩緩起身,看著堂下的大興眾臣。

“朕還年幼,全賴諸位大人的盡心扶持,才有大興城的一切,朕才有幸登基為帝,這裡朕向諸位大人道謝了。”楊侑鄭重的向眾臣行禮。

“皇上折煞微臣了!”

“皇上你才是我們的主心骨,沒有皇上就沒有大興城的今天!”

“皇上宅心仁厚,登基為帝當之無愧。”

“皇上天縱奇才,只有你才能平定天下。”

………………

眾臣紛紛推辭,君臣相互謙讓,一片和諧。

楊侑一揮手,眾臣立即安靜下來,齊齊的盯著楊侑。

“在朕小的時候,就曾經和皇爺爺一道出巡,也曾經被困於雁門關內,見到過我大隋的昔日強盛,也經歷過大軍圍城的風險。”楊侑陷入回憶之中。

眾臣點頭,他們都知道楊侑這些經歷。

“可如今,天下的形勢要遠遠比四十萬突厥騎兵圍困雁門還要危險,如今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盜賊四起,東都以東全部淪陷於敵手,而忠於大隋的只有大興城和洛陽。”

面對如此殘酷的事實,百官不禁沉默。

“十八路反王,三十六路煙塵,李密、竇建德、蕭銑各個擁兵幾十萬,梁師都、李密甚至一度攻打到關內,內部烽火四起,外部突厥推波助瀾,虎視眈眈,扶持李淵梁師都劉武周郭子和,意圖分裂大隋。”

外有強敵,內有叛亂,此刻大隋的確是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朕也曾問自己,天下的局勢已經崩潰到這個地步,大興城是否能夠平定天下,再現大隋的輝煌。”楊侑聲音低沉,眼神迷離。

“但是今天,朕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們,告訴天下人,這場戰爭,大興城必勝,大興城一定能夠平定天下,但是這場戰爭註定是一場長期艱苦的戰爭,但最後的勝利必定屬於我們大興城。”

楊侑聲音鏗鏘,慷慨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