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4. 回到杭州南(四)

《流浪南方》第三部第四章回到杭州南(四)

第313節

回到杭州南(十三)

公交車落在了國道g235邊的一個停靠站,這是一個臨山的鄉村,下車處的西側就是一座綿延一二十公里寬的大山。但這裡的山都不高,也就二三百米的落差。如果翻過這座山去,那面就是“富春山居圖”的所在地,風景如畫的富春江。

公路邊的山腳下,有條小河流過,一個閒者正在河邊的樹蔭下垂釣。公路的那邊,卻是寬闊的平地,村落就落在平地上。

這是一個古稱“餘暨”的地方,在西漢時即已建縣。其實杭州南是有8000年文明的歷史,“跨湖橋遺址”就跟杭州的“良渚文化”齊名。

從落車處往回走二三百米,有個丁字路口,一條縣道跟國道相交。

沿這縣道前行3里路,就是我要去的目的地:“餘暨”。

縣道的南側是個建滿農居的村落,而北側是當地小型規模的工業園區。

這工業園區足有3里長,近一個平方公里。裡面也佈置了幾十上百家的企業在生產。

沿著縣道走完這3里長的工業園區,盡頭轉彎幾百米,就是廠的所在地。

這廠是在工業園區的一端邊上,隔了一條村道,邊上就是當地村莊新闢的“新農村”民居。

找到廠,發信問同學,是否是這裡?

同學說:對的。他三點到。今天是專案籤合約。他已跟老闆講過了,管理的人員(指我)今天也同時過來。如果沒問題,就可以上班了。

我說:好的,我在廠門口(東大門)附近。到了你打我電話,我過去。

這時是中午十二點過後,離會面時間還有近三小時。

穿過村道去到對面的新農村。這個新農村也是統一規劃一樣模式的房屋,每戶三層三間,是村民的自建房。式樣沒有三亞林旺的別墅好看,但也實用富華。

又穿過三四排寬的新農村,對面是條高大的河堤。而河堤跟農居隔了一條十來米寬的防洪河,有河埠可以下到河裡去,村民們用來汰洗。

防洪河的中部有座臨時搭的簡易木橋,跨過木橋,再爬上河堤,面前是條寬闊的永興河。

此地漢時建縣稱“餘暨”,三國時改稱“永興”,在唐時始改現名。歷史上,均屬“會稽郡”,亦稱“越州”,即今紹興。所以這裡人的說話實際上屬於吳越語系中的紹興口音。早年,上海人均一律稱呼這片為“紹興人”。

其實,這地才是真正“杭州南”的舊地。而今建有城區的杭州南,在春秋時還是一汪海灣。“臥薪嚐膽”的越王勾踐在臨出海口建有城塞,如今卻是杭州南城市的老城區了。早些年,我攀越城塞遊覽越王故地,寫有一篇小文,不妨摘錄如下:

《城山懷古》

(聽說越山上有個寺廟不錯,清靜優雅,風景璇旎。我想去蓋間小屋,晨霧中聽鳥兒鳴翠,薄霞裡看葉間落輝,抑或一本書一杯茶,讓雨絲飄灑,讓鐘鼓敲響。這時間我已不重要。)

湘湖,位於城西,浩瀚二十里,煙波茫茫。古有湘湖捌景,“城山懷古”,列捌景之首。蒼松老梅,更有越王城池,甚是我輩探幽追遺的好去處。

適逢春假,有幸去一探老越王的舊宅。

登千級臺階,忽見山頂一開闊處,黃牆青瓦,卻是飛簷斑駁,中間一大殿,兩側各三間耳房。此已是今日的越王寺了。殿內供奉著越王尊像,而老越王已被尊奉為菩薩。左右兩侍者,恕我眼拙,不知其名,想必是輔佐越王成就大業的功臣。如若是,那倆將相,辛苦跟隨越王多年,終被後人記惦,也不枉了一生辛苦,值得了。

殿內吟誦著佛經,循聲過去,是為留聲機所傳。一對小戀人供奉了一對紅燭,使大殿不至於過於昏黃。他們也不忘要給越王磕拜幾個響頭。若有所求,難得孝心,也求菩薩保佑。

寺前兩間小屋,一對翁婦終年值守,是為寥寥香客看奉茶水的。我很奇怪,那大殿兩側的耳房原本是空著的,他們又何必要廝守小屋而棄空房於不顧。侍奉大王這許年,謀得幾間偏房住也是應該,想必越王有知,也不會勃顏於他們的。老翁婦圈養著兩條小犬,看見生人,免不了要吠叫幾聲。

殿前一道地,也算空闊。綠草蔭蔭,老樟鬱郁。草地上散落著兩對圓桌石凳,近前一看,銘刻著“某某飯店某某捐贈”。為人做貢獻,即使為菩薩,也不忘芳名垂世,這是現代人的現實。

老越王住的想必幽清了一點,讓我等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