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壞鞋子,而故宮工作人員進出,卻未見在鞋子上有任何防護的特殊處理。更何況故宮如此之大,為何只有寧壽宮要搞出這套規矩來呢?

無疑,故宮的一磚一瓦都應當得到認真保護,但就在寧壽宮門外不及一箭之遙的宮廷區內,居然設有故宮內部停車場,只見一輛“奧迪”轎車沿著寧壽宮和東六宮之間的長長夾道飛馳而來,“呼”地一個轉彎,把前往寧壽宮參觀的遊客著實嚇了一跳,轎車卻悠然轉入停車場了。這地磚鋪就的地面,咋就不怕碾壓了呢?

2003年1月記

坤寧宮前(1)

坤寧宮前——關於故宮室內裝潢陳設及其他

記不得去過多少次故宮了。每次陪友人遊覽,心中都有種壓抑和悵然的感覺,難以一下子說清楚。細細想來,恐怕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紫禁城的建築太單調呆板乏味,浸透著封建禮教和等級制度的威嚴。初來乍到的人,會被它巍峨連綿的殿宇群落所震懾:悠悠藍天之下,黃瓦紅牆、白石基座,額枋上青綠和金色基調的彩繪,與老北京城灰黑低矮的建築群落產生強烈的反差對比。看多了,卻無非是十五個廡殿式、八十多個歇山式、十來個攥尖式和一二百個硬山式屋頂的組合,幾十個大大小小連環相套的封閉四合院單調地重疊,在七十二萬平方米的面積上平平地展開,像個毫無生氣的龐然大物,呆呆地趴伏在大地上,以至天子們也大感膩味。為了日常起居時調劑生活,另在紫禁城西側挖湖堆山,建造了碧波瀲灩、白塔高聳的三海景區,還在西郊乃至承德蓋起離宮別院,以打發消閒的大好時光。二是宮中珍藏的極品文物早被運走。美籍華裔太空人王贛駿博士參觀故宮後直率地說,論東西是臺北的好,論建築是北京的好——因為紫禁城本身就是件大文物。1933年初山海關失守,日本軍隊迫近華北,國民政府將故宮所藏曆代傳世的數十萬件重要文物裝成13427箱又64包,搬遷至南京。當時限於運力,明清宮廷傢俱,尤其是皇帝寶座,太大而無法搬運;有的是限於眼力,認為是偽品的棄置不運;或是按照當時的評價標準,認為不太重要的,比如藏傳佛教文物,也沒有運走。 魯迅當時在《申報》上撰打油詩曰:

闊人已騎文化去,

此地空餘文化城。

文化一去不復返,

古城千載冷清清。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抗日戰爭全面展開。南遷文物又輾轉遷徙至四川,直到抗戰勝利後,於1947年運回南京。1948年底至1949年初,國民黨政府從南京庫房中挑選出2972箱60餘萬件精美絕倫的文物,包括器物、書畫5萬餘件,善本書籍近16萬冊,清宮檔案文獻38萬冊,運往臺灣,後於臺北市士林外雙溪建立新館。其中最著名者,如玉器中的新石器時期鳥紋玉飾,漢代的玉角形杯、玉辟邪和清代的翠玉白菜;青銅器中的毛公鼎、宗周鐘、散氏盤;瓷器中的宋代汝窯蓮花式溫碗,明代景德鎮釉裡紅菊花大碗、宣德年間的寶石紅僧帽壺;書法中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懷素的《自敘帖》,蘇軾的《寒食帖》;繪畫中李思訓的《江帆樓閣圖》,范寬的《山行旅圖》,郭熙的《早春圖》,以及古籍善本中的宋元刻本,都是無上珍貴的國寶。餘下的文物, 1949年以後陸續運回北京故宮博物院一萬餘箱,另有少部分被封存於南京庫房,委託南京博物院代為保管。我們知道,時下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藏品超過100萬件,其中20餘萬件是解放後陸續匯聚到故宮的。有的是解放後用重金從民間收購的流失品,比如三希堂法帖中王獻之的《中秋帖》、王的《伯遠帖》,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等等;有的是收藏家捐獻的,比如隋代畫家展子虔的《遊春圖》。這些國寶級的文物,歷來秘不示人。而故宮院方單獨售票的珍寶館,其展品水準,並不見得特別高明。

遊錄音機,因此早就不需要人來講解)。加上千千萬萬潮水般湧來退去的遊客,把金鑾殿的漢白玉臺階稜角打磨得溜光且凹陷,還到處留下痰跡、廢物,使得高貴的皇家氣象大為遜色,令人扼腕嘆息。博物院為了保護文物,就用竹片釘成簡易的架子罩在石階外,雖然行之有效,但看上去粗鄙不堪,踩上去更是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各宮各殿,一律使用落伍的鐵門別兒加彈子掛鎖,細微之處,流露出這裡的文物保護缺乏專業水準和認真的考慮。——北京實在是皇家的東西太多了,所以也就不當一回事兒,直到最近,2003年1月,我還看到頤和園排雲殿的殿堂裡,負責室內管理的工作人員,在紫檀木的條几上堆放著她吐出來的葵花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