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青與霍去病:戰術創新的輝煌篇章》
在中國古代軍事史上,衛青與霍去病無疑是兩顆璀璨的將星。他們以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創新的戰術,成功抗擊了匈奴,為漢朝的邊疆穩定和國家安寧立下了赫赫戰功。
公元前133年馬邑設伏的失敗,正式拉開了西漢與匈奴百年大戰的序幕。在霍去病能獨當一面之前,漢軍在衛青等名將的指揮下,對匈奴發起了多次大規模戰役,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
比如,戰爭初期漢軍缺乏征戰草原、沙漠的經驗,卻喜歡多路出兵、分進合擊。這種戰術雖有利於降低風險、提高部隊機動性和尋獲敵軍的機率,但缺點也很明顯。首先,如果偵察不力,就容易撲空或迷路。其次,若軍機洩露,被匈奴斥候提前探知行動路線,漢軍就可能遭受伏擊或被優勢敵軍各個擊破。
以公元前129年的“關市誘敵奇襲戰”為例,漢武帝派遣公孫敖、李廣、公孫賀、衛青各領1萬騎兵分4路向北出擊。公孫賀從雲中郡出發,向北搜尋約150公里抵達今四王子旗一帶,也沒碰上匈奴兵,只好無功而返。而從代郡出發的公孫敖先向東,再折向西北,抵達今察哈爾右翼前旗一帶(行程約150公里),遭遇匈奴前鋒部隊並交戰,損兵7000餘人後大敗而歸。從雁門郡出發的李廣,本打算與公孫敖配合作戰,對敵形成夾擊之勢。這兩路漢軍相距最近時只有約60公里,但匈奴集中主力在今內蒙古商都縣境內(漢軍到此行程約220公里)將李广部基本全殲,李廣被俘後用計奪得一匹快馬才僥倖逃脫。唯獨從上谷郡出發的衛青較為走運,他帶兵向西北急行軍約110公里,猛撲位於今河北張北縣的蘢城(野狐嶺),斃俘匈奴700人得勝而歸。
此役暴露出多個問題。其一,漢軍出動4萬騎兵,卻在一條東西約400公里的漫長戰線上分4路進攻,分散了兵力,盲目性較大,且當時漢軍並未摸清匈奴主力的準確方位。其二,從漢軍整齊劃一、近乎齊頭並進的出擊方向來看,這4路人馬原計劃在戰鬥中相互策應,但由於聯絡通訊不暢及協同行動不利,最終變成各自為戰。實際上,以4路漢軍平均相隔100公里的間距,即便其中一路遇危險緊急求援,另外三路也很難及時趕到。某種程度上講,正是因為公孫賀、李廣吸引了匈奴主力(匈奴認為“飛將軍”李廣威脅最大,故集中兵力對付他),才讓衛青有機會“趁虛而入”直搗蘢城。其三,漢武帝戰後下達的詔書也透露了漢軍失利的一個重要原因——公孫敖、李廣與所轄部隊此前互不統屬,“將不知兵,兵不知將”,指揮不暢,上下不協調,甚至出現校尉違命盲動、臨陣脫逃的惡劣現象,當時漢軍內部瀰漫的“匈奴恐懼症”可見一斑。
不過,勁旅需經戰火磨礪方能百鍊成鋼。公元前128年至公元前124年,衛青先後指揮或參與雁門反擊戰、河南戰役、奇襲右賢王戰役,成功遏制了匈奴的猛烈攻勢並收復河套地區,在削弱敵人的同時,不僅擴大了漢軍防禦縱深,還顯著減輕了匈奴對漢帝國都城長安所在關中地區的威脅。
然而,衛青親率部隊作戰時能打出大縱深迂迴包抄、疾馳700裡夜襲這樣的漂亮仗,但掌控全域性時卻出現了岔子。公元前123年,漢武帝以大將軍衛青任主帥,率10餘萬大軍發起漠南戰役。結果衛青麾下諸將又犯了軍機洩露、迷失路途、配合不力的老毛病,部隊遭匈奴重創,前將軍趙信(匈奴降將)投敵、右將軍蘇建(蘇武之父)隻身逃回,所部數萬人馬傷亡慘重。好在主帥衛青指揮若定,集中兵力猛攻匈奴主力,殲敵19萬人,漢軍才轉敗為勝。
值得注意的是,匈奴在吃了幾次虧後汲取教訓,採取了增派流動哨、擴大警戒範圍、偵察探知漢軍路線、提前預設伏兵等措施,這讓漢軍在漠南戰役初期連遭重創。但有失必有得,正是在這場戰役中,首次出征、時任剽姚校尉的霍去病嶄露頭角。
當時,霍去病脫離大部隊,僅帶800騎兵深入大漠繞到匈奴主力後方尋找目標,給匈奴來了個措手不及。他率領的這800名精銳騎兵如同一把尖刀,直插匈奴的後方。
在漢匈的正面交鋒中,伊稚斜單于和衛青率領的漢軍整整鏖戰了數月之久。漢軍先後斬殺和俘虜的匈奴兵達餘人,但自身也損失不小,傷亡高達數千,還損失了多名大將。面對這種情況,伊稚斜單于改變了策略,準備暫時撤離陰山地區,向漠北轉移,以此拉長漢軍的戰線,消耗漢軍的後勤供給,再尋找機會反擊。
然而,正當伊稚斜單于準備實施戰略轉移時,後方卻突然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