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5部分

另外,經驗不足的產科大夫,也是造成後天易性癖的“始作俑者”。陳博士說,有的嬰兒在剛剛出生的時候,性別特徵先天發育不良。而急於填寫出生證的產科大夫就根據自己的常識來判斷“是男是女”,“如果蒙對了還可以。”他說,“但要是蒙錯了,那麼今後這個孩子就會不男不女。”其實這種錯誤也可以避免,陳博士說,即使嬰兒在出生時暫時看不出性別,那麼醫生可以定期跟蹤檢查,“也許過一段時間,孩子的性別特徵就明朗了。”

陳博士還認為,目前教師隊伍性別比例的失調,也對男孩子的性別認知產生誤導。“幼兒園裡只有阿姨,小學校裡全是女老師。”他說,“在這種環境裡成長的男孩子容易陰柔有餘陽剛不足。”

變性人存在於世界各地,可見於各種民族和工作,而這些變性人的生活因為受到社會的各種排斥,他們大多生活的都非常痛苦。每年因變性自殺的人很多,透過變性則可以減輕他們的壓力,使他們以新的面孔積極面對生活。變性也會引來社會一些社會法律,倫理,醫學等問題。

我們應該呼籲,給變性人一個理想生活平臺,使他們在生活中體驗到自己的人生價值。

中國著名整形外科專家何清濂教授認為易性癖應稱為易性病更為準確,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準確地表達該疾病的特徵,易性病不是主觀所為,而應該是生物學因素所致;癖則是指後天養成的一種習慣。眾多的病例資料表明,易性病是與生俱來的,並非積久成習,像這樣把常人畏之如虎、避之不及而又遍體鱗傷的手術當成幸福、當成幸運,這也不可能是癖。上世紀末,安徽醫科大學周江林博士的一篇在國際醫學界引起強烈反響的論文,為變性現象的生物學解釋增添了有力的砝碼。他透過對6例變性人大腦的深入研究,發現下丘腦中有一個叫做〃終紋床核中央區〃的核團和人的性別自認有關係。普通男性的這個核團比普通女性大44%,而男變女變性人的這個核團只是普通男性的52%,和普通女性相仿。這項結果第一次從生物學的角度證明了變性人的腦結構不同於普通人。田亞華,曾任中華醫學會年鑑叢書編委、副主編,現為《中國醫學理論與實踐》雜誌副總編、深圳鵬程醫院院長,國家高階心理諮詢師、主任醫師、教授。近年來,主要致力於“性身份識別障礙”的研究與治療實踐。他堅決反對單純依靠“手術刀”來完成變性,主張心理醫生應全程介入變性,而“手術刀”應成為變性過程中心理醫生的“指揮棒”。由他建立的“李國華變性模式”在國內外獲廣泛好評。我的夢想就是做男人——山東“女變男”第一人自白,“我從小就想做個男孩,而且一直是男孩打扮,我的朋友都是男性朋友,我一生的夢想就是做一個男人”,7月16日下午,即將走上手術檯的小東(化名)對記者說。小東是一名27歲的女青年,也是省內“女變男”第一人。小東看上去有些靦腆,但髮型、打扮卻是男性化的。在即將走上手術檯前,她向記者袒露了心聲。“在很小的時候,我就穿男孩的衣服,和男孩一起玩兒。當時,鄰居都說我是假小子,我反而覺得心裡很舒服。父親因此經常罵我不爭氣。有一次,我跟哥哥打架,父親罵我‘變。態’,當時我憤恨地用刀片將手指劃破,寫下了血書,‘我一定要做真正的男子漢’。也許是被我嚇壞了,從此以後父親很少管我,也許我已經讓他徹底失望了。”

10歲的時候,我突然冒出了一個想法,我要做一個真正的男人,我覺得我生來就該是男人。這個想法也讓我自己感到震驚。這麼多年來,我的壓力太大了,我知道很難讓人接受。12歲時,我上小學五年級。由於自己外表很像男生,所以在學校裡不敢上廁所。有一次,我正要進一個公廁,一位大娘罵了我一通,‘男孩子還想進女廁所,也不嫌害臊’。當時,我的臉在發燒,不敢抬頭,頭也不回地逃走了。從那天起,我發誓,再也不進女廁所。隨著年齡的增長,女性發育特徵逐漸凸現出來。為了掩飾,我用布勒緊胸部。因為這樣,我常常在夜晚因喘不過氣來而驚醒,由於勒得太緊,有的地方還出了血。我受的罪、挨的冷眼是別人所無法想象的。小東還透露給記者一個秘密,多年以前她曾談過一個“女朋友”。“女孩對我特別好,每天給我買好吃的,兩人經常出去散步,那一段日子是很美好的。但像我這樣是不能長期下去的,終究會暴露出來的。幾年之後,我們終於分道揚鑣了,”小東遺憾地說。如果不讓我做男人,我活著也沒什麼意思。從知道可以做變性手術以後,我心裡就特別高興,一直期望能有這麼一天,小東說:“7月14日,我來到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