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王九不關心。他才不管狗屁以文御武!之前是正四品,如今他也是正三品參將!是侯恂那孫子故意沒宣讀……
不過,今天是惡仗!
這年頭缺乏好教育!最有效還是千刀萬剮。辛苦幾月才肅清遼海,可不想他們立刻又養一批!關鍵是急切湊成的海盜…又窮又惡。
王九真沒想到他們會來這麼快!昨夜才去接遼東沿岸百姓觀刑,根本就沒敢驚動山東。
王九心中有蠻虛。
……
好在早上將石階又澆了遍水。這些官老爺被人攙扶著,一腳一滑!好些回都差點摔倒。
他們還是漸漸地走出了經驗!一步踏上,緩緩立穩,保持重心平衡後再提步,如此往復才對!全神貫注的他們,再無心思大呼小叫……
,!
約半個多小時後,一群官老爺們才終於登頂。
喘息剛定,正待破口大罵!王九卻恰好單膝跪地,抱拳朗聲:“末將王九,叩見沈老將軍,甲冑在身,未便全禮,老將軍海涵。”
不待別人回覆,王九起來躬身抱拳:“王九見過各位大人。”
別人還沒說話,一個青衣官員大喝:“王九,誰讓你起來了!”
王九斜他一眼:“本將乃朝廷正三品官!爾枉讀聖賢書、不識禮數,本將暫且不怪!咆哮上官何意?”
親衛們刷的一聲拔刀,配合默契!軍陣肅殺之氣冽冽。
大明竟有如此跋扈的武將?眾人一時愕然。而王九輕輕擺手,親衛又刷的一聲入鞘!整齊劃一。
“大明律,咆哮上官!依律當杖九十。念爾初犯,本將素來大度,暫且記下爾九十軍棍。”
竟有如此不懂規矩的武將?可這愣頭青!又是一本正經搬出大明律,總不能說大明律錯了吧。
可實際上真不是這樣:上官?文官是所有武將的上官!
那個被王九如此羞辱的七品官,面色由紅變黑:“一派胡言!稚毛未脫之賊子!放屁…”
“拿下!杖責!”
“敢爾!”
文官們紛紛掩護,卻怎可能護得住?那個習慣耀武揚威的七品官,就如小雞仔被閃電提溜出來。
而另有親衛早就跑回去搬長板凳、拿軍棍……
“放肆!”一直沒吭聲的莫問金大喝一聲!才繼續道:“還不住手?”
莫問金倒是官威十足,換其他士兵會立馬就停!但皮島士卒不同:有王九在,所有雜音都是放屁。
“反了!反了…”
“莫大人是說那個咆哮上官!出言不遜、詆譭朝廷的反賊嗎?”
“王九!還不讓你的人放下張大人,要造反嗎?”
“莫大人又錯了!哪有我的人?他們是朝廷的銳卒,在維護朝廷的法度!維護皇威浩浩。”
“你有什麼權力處罰朝廷命官!莫說張大人無心之失,即使有錯有罪,也得交由朝廷有司論處!”
“我聽懂了!莫大人意思是,朗朗晴空之下,眾目睽睽之際,有人公然藐視國法、且屢教不改。莫大人仍要公然包庇!對嗎?”
“放肆!本官掌一省刑名。山東各府州縣之朝廷命官,凡作奸犯科者,由本官糾察後奏報朝廷,再交有司論處。若並非謀逆大罪,並非迫在眉睫之禍亂,本官都不得擅自處置。何況你這武夫!”
“莫大人息怒!王九又聽懂了。山東盜賊屢禁不止,遼海數十載海盜橫行,全託莫大人之類…之福。”
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莫問金胸膛起伏,鬍鬚一翹一翹,卻一時就是說不出話……
“王將軍!至於?”
佈政副使曾聖仁不急不徐,上前一步繼續道:“張大人乃長島縣令!王將軍腳下正是其轄區。
聞聽王將軍越俎代庖,在其治地大肆拘捕民眾,屈打成招,再擅自大批屠殺百姓!實乃聞所未聞之驚天大案。
情況或並非張大人所聞…如此離奇!然張知縣大駭下,偶有失言之處亦是人之常情…”
文官的嘴騙人的鬼!狗日的曾聖仁還在滔滔不絕、大義凜然……
可他說的在理啊!
王九隻能無賴!打斷道:“曾大人好口才!公然咆哮上官、謾罵上官、詆譭朝廷,且屢教不改!
經曾大人一說,張大人倒蠻無辜!反而我這個被他公然咆哮、謾罵的上官…有罪了?”
竟有有如此不懂規矩,還誰的面子也不給之人!曾聖仁面色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