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連大員赴任、欽差出行都沒水師撐場?那才是大明的笑話!
水師上下都對這些心知肚明,連附近的海盜都很有眼色。
水師從來大張旗鼓護送大員與欽差!從無半點差錯與怠慢。
海盜葷素不忌,卻從不劫官船與士子。劫錯了?必有義匪搭救!贏得天下讀書人的交口稱讚。
遼海其實很太平!
……
臘月初二,晚上。
大欽島大營中歌舞昇平。十分無辜的登萊水師將佐,正與盜亦有道的海盜頭目聯歡。
室外寒風凜冽,大營房裡炭火通紅。上首正中是個遊擊,兩旁挨坐三四名千總,再下首是義匪頭目。
桌案上已杯盤狼藉,中央舞池卻在妙曼穿梭。衣著清涼的美女若隱若現,她們都是之前客商、民船的倖存者,高不高興都已接受如今生活。
兩旁頭目配合地涎流三丈,彰顯將軍們定力非凡、憂國憂民。
遊擊將軍確實不太開心,關鍵是他此時舉棋不定。
敲敲桌案、歌舞平息,兩名女子輕輕挨坐將軍一旁,其餘女子自覺地悄悄退下。
將軍眼掃眾頭目,卻隨手在一旁穿過薄紗捏搓,頓時輕呼響起。
將軍皺眉:“說說,那群旱鴨子!難道要在長生島過年不成?”
大家立即正經起來!也知道將軍問的是什麼……
二十天多前,皮島護衛一支商隊從天津返航,卻沒直奔渤海海峽,而拐到一旁的長生島停靠。
本以為他們稍事補給,第二天經渤海海峽,再去下個歇息點,因為歷來都是這樣……
遼海的商隊謹慎,一般都沿海岸線朝行夕宿,且靠岸歇息都選有村落、集鎮之處,安全。
這也是現今航海快不了的原因。
比如皮島到天津若走直線?也就黃海三百…渤海五百里不到!若能日夜直行,最多兩天兩夜就到。
實際卻沿七彎八拐的海岸線,朝行夜宿近兩千裡之遙!就算一路順風,最快都要走六七天。
所以,除非船壞了或是躲風暴,沒哪個商隊會在中途久歇。
但是這次,第二天那支船隊僅有六艘護衛艦返程。其餘的近三十條大小商船,與四條護衛艦,卻就那麼趴在長生島的港彎!不動了。
一趴就是二十多天……
長生島離大欽島距離很近,快船半天都不用。島上自有海盜眼線,當然能找機會套近乎獲取情報。
探聽的情報是:他們在天津聽說…可能有欽差要去皮島!於是派六條護衛艦立刻回去送信,竟對商船也不管了!客商們正在怨聲載道。
大欽島獲此情報後,也立刻飛報登萊水師總兵府。恰好,水師才剛派出艦隊去護送欽差、耀武皮島!那這條情報就錯不了。
水師認為是個機會!一個能好好教育皮島的機會。
於是做了三件事:
一、派快船趕上欽差船隊,使其務必要拖延到二十八九的樣子,才可到達皮島。
再遲不行,王九要去京城大婚,到時他賴皮不去,責任會被欽差推到登萊水師頭上。
路上,最好能跟欽差搞好關係,使其幫著拖延王九幾天。
如此就可令皮島的兵力出不來,長生島的商隊等不起。
二、加強長生島力量。一是設法促使客商們鬧事,逼他們出海;二可在萬一不行時,充當內應。
三、剩餘在家的水師,大部都移駐大欽島大營;召集所有海盜聚集到渤海峽附近。
這是做兩手準備。
一是準備在海上開戰;二是萬一不行,就由海盜直接進攻長生島!但最後兜底的都是水師。
人的名樹的影!王九部可不好消滅,何況他們還玩了心計。平常是百名護衛隊員一條戰艦,這次,他們之前六條船隻有四百人,剩下四條船卻有六百隊員。
有火炮、強弩的六百精兵!可不好全殲。但是,要麼不動要麼就必須全殲!否則萬一落下大把柄,朝堂裡就會有人趁機收拾水師。
所以,無論海戰陸戰,那都得用兩千多海盜打頭陣!將皮島之人幹得差不多了,再由三千水師將其團團圍困,一個不留。
事後,那就是水師獲知海盜行兇,緊急趕過去救援、剿匪!卻仍然遲了一步。
太可惜!
……
遊擊與三名千總知道所有詳情,海盜頭目也知道有兩套方案!但全都想著與王九部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