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1部分

州相當的鶴城草場一年就多整不出六千兩銀子出來。

林縛實際的想法是誘導大豐、射陽鹽區逐步的改煮鹽為曬鹽,這樣就無需再從外界補充煮鹽所需的燃料,鶴城草料也能大片的進行開發,種糧種棉,都是大利之事。

他這時候棄苗碩而投張晏,就是因為張晏是能影響到這件事的關鍵人物,苗碩是沒有用處的人。

第124章 冷月如眉說骨肉

(第一更,求紅票)

鶴城事初定,林縛便動身回崇城去,把曹子昂留下來收拾殘局。

路途溼漬,天倒是收晴了,冷月如細眉,當空照下,照得溼路如鋪霜雪。林縛睏意泛起來,鑽進馬車倒頭便睡。

諸軍都留在鶴城休整,僅趙虎率百餘親衛精騎護著馬車趁夜南行,因惜戰馬,行速並不快,蹄聲在冷寂的夜裡,額外的清晰,偶爾驚起附近村莊裡的犬吠此起彼伏。

車廂裡,林縛只將甲衣解去,車廂狹小也伸不開手腳,蜷身而臥,微微打著酣,小蠻坐倒是坐著,更像只小貓似的蜷在林縛懷裡,胳膊肘也隨意的撐在林縛的寬厚肩膀上打瞌睡。

宋佳坐在車廂一角,車窗子掀開一角,有些微月光透進來,車廂裡的情形倒也隱約看得清楚,只覺林縛的睡姿完全看不出平日他叱吒風雲的樣子。

昨日過來時,只與小蠻坐車裡,還覺得這車寬敞得很,林縛擠進來,宋佳頓時狹仄起來,便覺得腿腳都動彈一下也不方便,坐久了便覺得發麻,腿伸直了,就要捱到林縛的身上,看到小蠻如此隨意的依在林縛的懷裡,便覺得羨慕。

雖然在別人眼裡,自己是林縛私藏的龐姬無疑,但是宋佳不想輕賤了自己,讓林縛輕易就得了自己的身子,美眸透過掀開的窗簾子一角,看月下的田野,心裡想起林縛天黑前在桌上寫給自己看的三個字。

封寧王?

宋佳考慮來考慮去,覺得封寧王對當今朝廷來說是一劑猛藥,但細想來也不是沒有可能。

江寧為南都,王氣蘊養之地,輕易不封王藩,兩百餘年來,僅封三位寧王,除太宗皇帝先為寧王后為太子繼承帝位外,另兩位都沒有得善終。

當今皇上曾有獨子幼時騎馬折頸而亡,之後一直都沒有子嗣生養,遂東宮無主,使內廷因此而暗流湧動。如今先帝德隆帝二子燕王、魯王因王藩受挫,暫居燕京,更使得無數人猜測當今皇上要從兩個侄子裡選一人立嫡。

德隆帝崩殂時,二子年幼,朝廷局勢不穩,遂傳位給自己的弟弟。當今皇上是從德隆帝手裡接過帝權,今日無子嗣可立,從兄長子嗣選一子立嫡也是天經地義之事,朝野有這樣的猜測也正常得很。

只是當今皇上才年過四十,進勸立嫡無疑是詛咒皇上今生無子,遂朝野徒有猜測,卻沒有什麼動靜。

若是燕魯二王選一人移藩江寧改封寧王,為立嫡之事鋪路,一可以打消朝野為立嫡之事的無限猜想,二若是皇上日後生下子嗣,也有挽回的機會,第三則可以更一步的為遷都之事鋪路,將漸重的江東權勢始終掌握在元氏子弟手裡,不使外臣有進窺帝權的機會,實是一石三鳥之策。

當然,這樣做也有隱憂。

封寧王隱為立嫡以經營江東,必然要加重寧王的權勢,非一般王藩能比,一旦皇上有子嗣生養,寧王就成了尾大不掉之患,可能成為日後的隱禍。

宋佳胡亂想著,不知道林縛有這樣的想法,是他自己所想,還是湯浩信、顧悟塵或是李卓等人也有這樣的想法。

想來想去,宋佳也無法確認一定會立寧王,身疲心乏,依著車廂角壁沉沉睡去。

馬車到紫琅山東衙才停下來,已經是破曉時分,宋佳醒過來,才發現自己的腦袋枕在林縛的大腳上,姿態十分的不雅,而小蠻更像一隻小貓似的趴在林縛的胸口,偏偏還將腿擱在她的腰上,三人便如此擠在狹窄的車廂睡得爛熟。

宋佳美臉微燙,不動聲色的坐直腰整理裙衫。宋佳一動,小蠻便醒了過來,睜開惺鬆的睡眼,車廂裡暗得很,也沒意識到馬停下來,換了個姿態,想找個更舒服的姿式睡去,這時候車廂外有人輕叩而喚:“到東衙了……”

“哦,”林縛這才翻身坐起來,吩咐車外的趙虎,“讓大家都去休息吧。”

宋佳這才知道林縛原來早就醒了,卻不驚動自己,是世間男子難得的溫柔,臉更是燙得厲害,待外面的親衛精騎散去,才跟林縛下車來,小蠻還是渴睡得厲害,半個身子幾乎都掛在林縛的胳膊上,恃寵嬌憨的樣子實在讓人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