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在防禦薄弱的岬島上予以殲滅,極大減輕主力過來仰攻北麓主據點的壓力。
趙青山也不顧月夜急風全速從狹窄的河口搶入登灘會有多大的風險,即刻使燈火傳命,下令突前位置的葛存雄親率的第一哨船隊不得降帆減速,全速衝搶港口河道,搶佔南岸小道,封鎖岬島上的寇兵。
第105章 搶灘大橫島
(兄弟們,用紅票召喚第四更吧!)
明月微斜,過午夜不久,葛存雄率第一水營第一哨戰船全速衝搶清石灣河口,冒著岬島寇兵射來密集的箭矢,從寬不足兩百步的狹窄如瓶頸的河口突進內港,近有一半的戰船在全速搶灘中因觸礁或相互間的混亂碰撞隔淺,許多衣甲整飭計程車卒因此倉促下水或落水。
落水的將卒,身在淺灘處,則就近登岸搶灘聚集;輔兵則拋下繩梯,搶救深水處的落水將卒。這樣的演練在過去大半年時間裡經過了好多次,大場面雖然混亂,但就細處來看,搶灘先頭部隊並沒有大亂。
在複雜的地形裡,以五卒為基礎的軍制優勢則完全發揮出來。一二十人匯攏一處,就能抵擋住從灘頭衝過來的寇兵,藉著身後戰船弓弩的掩護,甚至能擴大灘頭陣前,聚攏更多的兵力,反過來壓制寇兵。
葛存雄所乘的座船在進港之前觸礁,船頭撞了一個大窟窿,船頭給夾在兩個暗礁之間,葛存雄等不及座船後撤調整方向,帶著近隨護衛,跳上另一艘集雲級戰船,往內港突衝。
葛存雄沒有想到岬島上搶修營壘的寇兵會如此之多,這使得先頭部隊的搶灘與封鎖成為極艱難與危險的任務,但同時將這些寇兵滯留在南岸,使其來不及撤山北麓主據點的營壘,則為後續的強攻減輕壓力。
不要說他率領的這哨水營打殘,就算整個第一水營打殘,只要能順利奪下大橫島這處既能庇崇州於內線、又能直接威脅東海寇大本營的戰略島地,也是值得的。
葛存雄看到岬島上滯留的寇兵不少,且戰且退,走淺灘涉水往南岸退去,指揮兩艘海鶻船直接衝上岬島與南岸之間的淺灘,阻隔寇兵撤退,命令第一哨哨將親自率領一隊精銳以兩艘海鶻船為陣地,聚攏落水將卒,封鎖淺灘,與岬島寇兵對抗。
這時候已經許多寇兵退到南岸,葛存雄則率一艘集雲級戰船、兩艘海鰍船為主力,往內港突衝。
南岸小道嶇崎狹窄,有四五百寇兵擁擠著走小道往東南山腰退去,明月再亮,也無法跟白晝相比,混亂錯雜不堪,不斷有人摔倒,葛存雄指揮側舷集中弓弩射擊,拖延其撤退步伐,船速卻不減,要搶在前頭,儘可能多的將寇兵攔截在小道以西,阻止他們撤回主營壘。
蘇庭瞻握緊戰刀,瞪眼赤紅,最微小的那種可能性竟然就是殘酷的事實:長山島已然暗附江東左軍,成為林縛布在東海的暗棋跟陷阱,林縛才可能在這邊主力奔襲長山島之際及時知道訊息,反過來率主力偷襲大橫島。
蘇庭瞻已經無暇顧及長山島那邊可能出現的狀況,他派親信繞過金雞山,到東北灘坐小船去長山島找二公子報信,就眼前的情形來看,就算二公子能率兵回援,也要在一個晝夜之後。
雖然江東左軍的舟師主力才有部分出現在視野外,但是蘇庭瞻能肯定林縛的意圖是奪大橫島。
林縛不可能貪心在偷襲大橫島之際,還敢分兵去偷襲二公子所率主力之側後。
那樣的話,林縛就太愚蠢了,江東左軍一兩千精銳,還不足以強攻下的大橫島,分去長山島的兵力也未必能對二公子所率的北線主力造成多大的威脅。就算二公子所率的北線主力給擊潰,但也影響不到大局,損失三五千兵力,大概不需要一個月就能補充上來。
相比之下,大橫島的位置就太關鍵了,能直接影響到浙東的局勢。
江東左軍的主力會稍遲趕來,毋庸置疑的,江東左軍的鋒芒、壓力都會加在大橫島這邊。
灣口之地的爭奪根本沒有意義,一地一水的爭奪沒有什麼意義,守住金雞山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守住佔據險峻地形優勢的北麓主據點營壘,就還能像上回那樣,使江東左軍再次無功而退。
不清楚林縛隨後會率多少兵馬趕來,但為今之計,蘇庭瞻就是要儘可能的將更多的兵力撤上山去,這樣才有更大的過住大橫島的把握。
顯然江東左軍先頭部隊的將領也知道這個道理,要更多的將守軍滯留在山下平緩地帶進行分割殲滅,減弱隨後的攻寨壓力。
江東左軍舟師的登灘作戰太強了,內港碼頭還塌了一片沒有修整,江東左軍戰船的棧板剛伸到淺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