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形下,隨州若降淮東,鍾嶸、王相等將領官員,倒是不愁在淮東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反正淮東也需要大量領兵作戰、牧民治政的將領跟官員,但羅獻成他能得到什麼?
他堂堂的一個長樂王,在隨州逍遙快樂,一呼百應,誰有不從,刀斧加之,又如何甘心跑到林縛跟著做一個哈巴狗,聽候使喚?
難道這些年來腥風血雨,就為回鳥不拉屎的山野鄉村做一個富家翁?
將王相逐出隨州城,羅獻成在北燕與淮東之間就做出了選擇,但是他這些年能在諸路流民軍裡活得最長,最大的長處就是能夠審時度勢
要是投降淮東能生、不投降則死,他無疑也會放棄裂土稱王的幻夢,選擇前者
羅獻成對自家有多少斤兩,還是有些自知之明的
雖說號稱擁兵二十萬,但據兩府之地,又能有多少產出,又能養多少兵馬?
還是王相治政時,不惜血腥手段,強行將白雲湖周邊以及漂水、溳水、漢水等河流的兩岸近百萬畝糧田徵收過來,又將二十萬兵馬裡的六成丁壯都用去屯種,才在這一兩年裡解決長樂軍在隨州的軍食問題
想到王相,羅獻成還是頗為感慨
要不是王相跟鍾嶸鬧到不可開交,又過於畏懼得罪淮東,羅獻成還真不捨得將他從隨州城踢到淮山深腹的柴山縣去羅獻成心裡暗想:王相對奢家的聯兵計劃,會有什麼看法?
這時候衛彰送胡宗國、馬臻去驛館後趕回長樂宮來,在殿前叩首請安,羅獻成跟他說道:“聯兵之事,你寫一封信去給王相,問問他有什麼意見?”
衛彰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