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頁

卻聽劉據繼續說道:&ldo;……兒臣以為,鹽鐵專賣的政策很必要。一方面可以充盈國庫,同時也能保證邊防的軍餉內需。正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邊塞將士浴血沙場,保證了我大漢子民耕者有其田,商人南來北往,互通有無,不用擔心敵人的屠刀揮到頭上。所以兒臣認為,安全無憂的商人回饋國家以金錢是很正常的。並且鐵是鑄造兵器的重要原料。為天下所大用。一旦落入居心叵測人之手,易成奸偽之業,對朝廷的長治久安十分不利。所以兒臣以為必須由朝廷控制掌握。同時,鹽鐵官營,朝廷的實力一定比民間散戶的能力要大,制式生產也有利於新制鐵器的推廣。&rdo;劉據說道這裡,喘了口氣。同時也觀察了一下眾位大臣的表情。然後繼續說道。&ldo;當然,鹽鐵專賣之後一定要抓緊質量的問題,同時嚴格監察各個地方實行的官員,以免出現漁獲百姓,與民爭利的情況。&rdo;言盡於此,算是基本圓滿了。既說出了鹽鐵專賣的必要之處,也點出了推行政策的隱患。劉據抬頭看著劉徹有些驚訝卻十分滿意的樣子,心下安然。只是一心關注著劉徹態度的太子殿下沒有覺察到,身後一道投注過來的複雜目光。作者有話要說:我亙古不變的屹立在這裡等著你們的評論2626、 …(伊ps:此章與上章內容相同)2727、 …沉默片刻,劉徹面露得色的向下面眾位大臣問道:&ldo;眾位愛卿以為如何?&rdo;孔僅和東郭咸陽以及桑弘羊相互看了看,躬身應道:&ldo;臣等無意義。&rdo;而董仲舒欲言又止,想了一下還是出來說道:&ldo;老臣竊以為,鹽鐵專賣之舉向有與民爭利之嫌。至於太子殿下認為鹽鐵民用之,易成奸偽之業。老臣認為這是太子殿下多慮了。當今聖上受命於天,乃是天子。號令天下是眾望所歸。又怎能有邪佞之徒妄圖謀篡逆上。陛下治國當施以德政,教化萬民。而鹽鐵專賣之策,歸根結底,還是與民爭利。&rdo;&ldo;哦?&rdo;劉徹聞言,似笑非笑的看著董仲舒。又溫和的對著劉據笑道:&ldo;據兒,你可有話要說?&rdo;&ldo;回稟陛下,兒臣認為董大人此言差矣。世人皆知防患於未然。何況朝廷官吏乎。明知道一件事情任其發展會有風險,卻寄希望於風險的源頭能存有良知,恪守忠義,豈非荒謬。大漢經營鹽鐵之商因為我大漢的將士得以生存無憂,卻不思回報。這樣的人又豈是得以教化之人。孔子云;以德報德,以直報怨。若是按董大人的說法,朝廷豈非成了以德報怨的荒謬之人。商人重利,我等便以利誘之,難道要姑息養奸,養虎為患。總不能讓血戰沙場的將士連軍需都不能保障,流血又流淚的好。&rdo;劉據看了一眼面色陰沉的董仲舒,淡然說道。&ldo;你‐‐&rdo;&ldo;說的好!&rdo;突然,一聲大喝嚇得眾人立時精神起來。聞聲望去,卻是紅光滿面的射異侯李廣。&ldo;射異侯有何高見?&rdo;劉徹看了一眼李廣,溫聲笑道。&ldo;老臣同意太子殿下的說法。總不能讓邊關將士流血又流淚。&rdo;李廣不屑的看了一眼董仲舒,上前應道。自從漠北大戰之後,李廣對於太子的看法就大變。原本十分瞧不起這位太子的酸腐之氣,認為這位長於深宮的太子已經被那些酸腐的儒生給教壞了。沒想到漠北一戰承了太子的救命之恩。當時就已經下定決心不論如何一定要報太子的恩德。沒想到這位小太子卻出乎意料,說話做事越來越符合李廣的口味‐‐或者說是符合軍方的口味。這種情況下,李廣自然毫無意義的幫腔。&ldo;李將軍,鹽鐵專賣乃是與民爭利,難道你就不怕政策推行之後鬧得民間怨聲載道,民意背向嗎?&rdo;董仲舒看著李廣,憤然說道。他最瞧不起這些只會打打殺殺的武夫,思維簡單。治理天下,還是要靠他們這些滿腹經綸的文人才是。&ldo;咦!這就怪了,你老兒不是說陛下乃是天子,眾望所歸嗎?百姓怎麼會因為這麼點小事就忤逆叛上,民意背離?&rdo;李廣斜著眼睛看著董仲舒說道。&ldo;你別胡說。微臣說的是鹽鐵專賣乃是與民爭利,長此以往會鬧得民間怨聲載道,可不是‐‐&rdo;&ldo;這就不對了。這鹽鐵專賣也是為了大漢的好。也是為了我邊關將士軍需充足。身為我大漢子民,難道不應該高興於為國家貢獻嗎?就向太子所說……那個什麼……哦,對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嗎?&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