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黎陽城楊玄感這裡萬般不如意相比,江南義軍在章昭達和袁憲、徐子陵等原陳國舊臣元老的帶領下攻勢頗為順暢。
自出得龍門山老巢以來,一路向北和向東攻擊暢通無阻,連續數日下來已經攻佔了數座周邊小城。
以章昭達和袁憲二人以往在陳國朝堂上的威望再加上蠱惑人心的復國口號得到了部分陳國遺老舊吏的響應,沿途所過之地也能招收些不知死活的陳國復國死忠份子加入義軍之中。這一切都讓章昭達等義軍高層感到高興和鼓舞。
這天,義軍已經抵達青龍山並紮下營來,這裡已是距離北面的建康城不遠且即將進入一片平原地帶了。
“司空大人,末將得到了一個訊息,說是楊玄感義軍已被四下趕到的隋軍給團團包圍在了黎陽城中動彈不得。”
徐子陵得到訊息後趕到章昭達的帳中彙報著,此時,原陳國僕射袁憲也恰好在這賬中。
“哦?訊息確實麼?”袁憲搶先詢問道。
“應該不假,是末將剛從一黎陽方向趕回的江南客商處得知。他言黎陽周邊水旱路口均是大隋官軍營寨。”
“黎陽城周邊水旱路還通暢麼?”章昭達眉頭緊皺的低聲問道。
“客商們都說,除了黎陽城不能進出外,運河上下、黃河水道以及鐵路、各官道均通暢,還有官軍沿途防守。”
“如此說來,攻佔黎陽並未實現切斷南北交通的目的,這下我北路義軍麻煩了,只佔有了一座孤城。”章昭達搖頭說道。
“是啊!唉!早知結果如此還不如去攻打官軍更為薄弱的山東齊郡,也好與我江南相鄰,互為依託。”袁憲也嘆息著說道。
“南北交通未斷絕,便不能切斷遼東楊廣大軍的糧道,如此,楊廣在遼東就不慌。想那高句麗國便更加難以抵擋隋軍南下了。我這裡形勢雖好,但於事無補啊!但願,這兩處能替我江南義軍拖住大隋官軍越久越好。子陵將軍,現在我軍擴軍多少了?”
“報兩位大人,我軍自出龍門山以來,沿途經過的皆是山區,城鎮並不多,僅補充了投軍將士共計3萬餘,更有原陳國功勳名將韓子高兩子韓德龍、韓德虎來投。”
“哦?韓蠻子兩個孺子已長大成人了麼?快領進帳來吾看。”章昭達一聽韓子高兩子的名姓,頓時從被壞訊息的打擊失意中緩了過來,急著要見。
“兩位韓家小將就在賬外,末將喚他二人進賬便是了。”徐子陵說罷,轉身挑簾便往外走。
不一會兒,徐子陵便領著兩位長相俊逸,身材高大的青衫男子進入大帳。
“侄兒韓德龍、韓德虎給兩位叔伯見禮~”
還未及章昭達和袁憲反應過來,就見這兩個俊朗青年躬身過來施禮了。
“呵呵!快快請起,讓你章伯看看。”章昭達慌忙將二人扶起,並抬眼細看二人長相。
“呵呵!果然是韓蠻子之子,頗有乃父風範啊!僕射公汝看呢?”章昭達大笑著問向一側還有些呆滯的袁憲。
“吾還當子高重生呢?”袁憲驚喜的叫著。
“快,二位賢侄落座敘話。唉!自子高故去,吾陳國擎天庭柱便倒了,豈能不被北隋滅亡?今見兩位賢侄尤見子高矣!”章昭達心情愉悅的說道。
早年陳國朝中堪稱忠臣的一文一武二人,文者章昭達也,武者便是韓子高。
韓子高文武全才,再加上武藝高強,作戰勇猛異常,被陳國滿朝文武戲稱作“韓蠻子”。只可惜韓子高因功高被嫉,已於十年前被奸臣陷害含冤而終。好在陳後主醒悟的早,才未牽連到韓家一門被殺。
“伯父,我兄弟二人乃忠臣良將之後,原本便有復國之心,正好遇到伯父義軍到此,便連夜趕來投軍,任由伯父陣前差遣。”兄長韓德龍說道。
“好!伯父這裡正是用人之際,你兄弟二人可作子陵將軍副將,聽從子陵將軍調派。”
“徐將軍,我兄弟二人武藝雖不及父親,但也能上陣殺敵,我二人願聽從將軍調遣。”
“好!虎父無犬子,今後你兄弟二人便在本將軍身前聽用便是。”徐子陵爽快的應道。
“我朝名將之後來投,預示著我等復國有望矣!呵呵~”袁憲在一旁見了,不由感嘆著笑道。
“眼下我江南義軍當趁黎陽和遼東兩處牽制大隋主力之際,儘快攻取建康城,只要建康光復,我等振臂一揮必然應著如雲。明日一早全軍向建康開拔,韓家兄弟可為先鋒。”章昭達下令道。
“我等願為義軍先鋒,直抵建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