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朔走出房門,庭院內,映柚和青兒正帶著丫鬟司琴和司棋收拾行李。從今天開始,姐妹倆就要搬進西偏院。
看到歐陽朔,映柚放下手中的行禮,走上前來,關心地說道:“大哥,我跟青兒搬到西偏院住,主院就剩下您一個人,太冷清。依我看,還是再招幾個丫鬟吧。您現在已經是一縣之主,可不能再像之前那麼隨意,身邊連個伺候飲食起居的人都沒有,外人會看笑話的。”
歐陽朔一怔,隨即點頭說道:“映柚你說的也有道理。這樣吧,招丫鬟的事情,大哥就交給你去辦。”
映柚立馬給了歐陽朔一記衛生眼,不滿地說道:“大哥你還真省事。”
為歐陽朔招丫鬟,這事可大可小。作為領主府的老爺,歐陽朔的丫鬟,自然就是後院丫鬟當中的大姐大,屬於管事級別,比早前司琴和司棋的地位還要高。因此,這裡面的拿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當然了,對於出身大戶人家的崔映柚而言,這又不算什麼難事。別看歐陽朔說的隨便,實則已經考慮周全。
歐陽朔沒有理會映柚的打趣,好奇地問道:“柚兒,你們是不是得給自己住的院子起個名字啊。西偏院、西偏院的,叫起來太拗口。”
映柚還沒說什麼呢,一旁的青兒蹦了過來,嬉笑著說道:“大哥,名字我們早想好咯,就叫做青映院。怎麼樣,這個名字不錯吧?”
“青映院?不錯!”歐陽朔略一琢磨,已然明白,這是將兩人的名字各取一字,組合而成。更妙的是,青映諧音“情誼”,象徵姐妹倆的感情,確實不錯。
“嘻嘻!”青兒顯得有些得意。
歐陽朔沒有在後院停留,起身朝前院走去。
前院同樣是一片忙碌,各司政務人員,正忙著將各自的辦公用品和文書資料,搬到左邊的偏院。
看到歐陽朔,范仲淹和田文鏡攜手走了過來,笑著說道:“領主府大變樣,實在是興盛之兆啊。”
歐陽朔點點頭,想起後院青映院的命名,看來,前院也得命個名才是,要不然,叫起來太不方便。他將這個想法跟兩位一說,自然是獲得一致贊同。
歐陽朔自知文采有限,不願獻醜,說道:“取名之事,還得有勞兩位。”
田文鏡神色一動,率先說道:“明朝時期,皇宮當中,有文華、武英二殿,一文一武,相得益彰。現如今,我們府內的東西兩處偏院,剛好也是一文一武,何不就叫文華院和武英院?”
如果是在真正的歷史當中,取這樣的名字,自然是大逆不道。但這是遊戲,主地圖根本就沒有統一的王朝。
歐陽朔對這名字倒是比較滿意,看向范仲淹,問道:“先生以為如何?”
范仲淹雖然覺得盜用前人名字,有失格調,但是田文鏡說的也還是有些道理,又暗合大人的野心,也就不再反對,點頭同意。
定下院名之後,接下來就是安排人雕刻牌匾。這種事情,當然不需要歐陽朔這位領主來操心,下面的人就會自覺辦妥。
歐陽朔走出領主府,朝軍營走去。他現在最關心的,是昨天那批俘虜的情況以及山海鎮軍隊的傷亡情況。
軍營當中,騎兵營、泅水鎮守備營等趕來增援的各部,都還駐紮於此,並沒有立即離開。
歐陽朔昨天離開之前,已經跟軍務署長葛洪亮交代過,今天上午要召開臨時軍務會議,商討軍隊整編的問題。
軍營議事廳,各營將領聚齊。
歐陽朔坐在上首,看向坐在左排首位的葛洪亮,說道:“葛署長,將俘虜統計結果以及我軍傷亡情況,介紹一下吧。”
葛洪亮起身行禮之後,開始彙報:“在介紹俘虜之前,我先彙報一下我軍傷亡情況。北海艦隊第一營,折損五十人;騎兵營,折損五十人;泅水鎮城防營折損一百人,包括五十名騎兵和五十名刀盾兵;山海鎮城防營折損一百人,包括五十名弓弩手和五十名刀盾兵;兩個步兵營,一共折損一百五十人;神機營,折損十人。除此之外,民夫隊,折損一百人。加在一起,一共陣亡五百六十人,稱得上是損失慘重。”
葛洪亮停頓一下,等大家消化完畢,才接著說道:“此役,一共招降戰俘三千人。其中,水匪戰俘三百人,騎兵戰俘七百人,普通流寇戰俘一千人,精英流寇戰俘一千人。兩千名流寇戰俘當中,步兵一千人,弓箭手一千人。”
葛洪亮彙報完畢,退回自己座位。
歐陽朔不動聲色,繼續問道:“軍務署的整編計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