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時機到了?”荀問。
李靖點頭,“正是。敵軍已經被消滅近一半,眼下我軍圍困邏些城,一旦切斷敵軍糧道,敵人的百萬大軍,就如甕中之鱉。”
荀點頭。
…………
吐蕃,安多城。
這是右翼軍攻下的第一座城池,也是右翼軍指揮部所在地。
因為通訊便利,戰區統帥部的軍令很快就傳到右翼軍統領王翦手上,要求右翼軍調撥一個軍團的精騎,繞道窩闊臺汗國,襲擊敵軍糧道。
考慮到秦軍對此地不熟,經統帥部協調,在窩闊臺汗國境內,將由蒙古帝國派出嚮導;等再次殺進吐蕃,則由山海衛密探引路。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作戰細節。
王翦看罷,對戰區統帥部的策劃能力,乃至對李靖本人,都有了一個清晰認知,論軍中分工之細,作戰安排之科學,秦軍確實比之不及。
“能一統中原,絕非偶然啊。”
王翦有些感慨,首次對大夏,對朝廷,有了一定的認同。
“來人!”
“在!”
“叫王賁來。”
“諾!”
如此艱鉅的任務,王翦自然一下就想到,要讓兒子王賁出征。換做其他將領,王翦還真不放心,此番出征,要深入敵後,可是要隨機應變。
事情也湊巧,王賁昨日剛率部從前線撤下休整。
很快,王賁就趕到營帳,行了一禮:“父帥!”連日的征戰,王賁面板都變得黝黑不少,卻更具秦人的陽剛之氣。
因為幾次身先士卒,王賁臉上更是有兩道傷疤,更顯男兒氣概。
“你看看這個。”
王翦將剛收到的軍令遞了過去。
王賁接過一看,臉色一喜,道:“父帥,讓我去吧!”
“再休整一天,後天出發,路上小心。”王翦也不廢話,只最後一句,稍稍暴露了這位老將,對兒子安全的感懷。
王賁是王翦一手調教出來的名將,父子二人秉性很是相似。只是現身荒野的王賁年輕,不可避免還帶著一絲年輕人的鋒芒跟銳氣。
歷史上,父子二人可都是功成身退,在大秦帝國建立之後,就退出政治舞臺,徹底消失在朝廷視野之中,讓蒙恬獨領風騷。
直到秦朝末年,王賁的兒子王離,才再次現身。
“父帥放心!”
王賁心中一暖。
父子二人在營帳中,就著地圖,詳細商議起行軍路線來。
…………
天竺,阿育王朝,德里城。
這段時間,阿育王的心情很糟糕,他完全沒想到,在吐蕃戰場先後投入一百五十萬大軍,耗費糧草物資無數,還是無法阻擋大夏軍的推進。
前線每丟掉一座城池,阿育王的心情就陰鬱一分。
面對如此糟糕的戰局,阿育王甚至起了親征的打算,只是在朝中大臣們的死死阻攔下,阿育王這才作罷。
用大臣們的話來說,“不是前線將士不拼命,而是敵軍實在太強悍。”
直到此時,阿育王才真正認識到,大夏之強悍,確實非阿育王朝所能比擬。別的不說,僅在糧草物資的供給上,阿育王朝佔盡天時地利,依然趕不上大夏。阿育王簡直想象不出,大夏軍民是如何翻山越嶺,將糧食運到前線的。
在大夏軍圍困邏些城之後,阿育王有點打退堂鼓了。
阿育王不是傻瓜,也不是純粹的戰士,不會真的為了捍衛榮譽,置王朝前途命運於不顧,將有生力量白白消耗在吐蕃戰場。
眼下之吐蕃,經過連番大戰,且不說能否守住,就算守住,也是一個廢墟。除了榮譽,對阿育王朝而言,吐蕃已經不具備任何實際價值。
可就在此時,天竺民間突然流傳起一個“謠言”,說:“阿育王被大夏打怕了,嚇得夜不能寐。不出一週,必定狼狽撤軍,丟盔棄甲。”
謠言還有很多版本,無一不是嘲諷阿育王的。
更讓人心驚的是,這些流言似乎在一夜之間,就在阿育王朝全境傳遍開來,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全部知道了。
很顯然,流言傳播的背後,有別有用心之人在推動。
甚至於說,流言本身就是他們炮製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不想讓阿育王朝從吐蕃撤軍。
阿育王雖然識破敵人的陰謀,卻又不得不中套。
因為流言傳遍的實在太快,太普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