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效果特別好比較短的時間內就可以達到以前花好長時間才能達到的效果。可能是因為老家的環境比較好空氣質量和城市不同噪音也幾乎聽不到吧。另外從心理上講這畢竟是自己的地方心裡踏實更容易靜下心來就更容易進入狀態了。
醒來後的第一件事李遠方就開啟手機用簡訊給人拜年但是了三條簡訊都因為網路繁忙而不出去的時候李遠方就只能暫時放棄了。想想還是等一會再說先放點鞭炮吧。
李遠方搬了幾個四十九響的煙花上到樓頂為了讓煙花放得更高一點他乾脆爬到了五樓的頂上。新年鐘聲敲響後爆竹聲就沒有停過站在樓頂上看去除了靠海的那邊外其它方向的天空都很亮鞭炮和煙花的火光把整個夜空變得如同白晝各種顏色交替變換著夜空的色彩顯得異常壯觀。就是靠海的地方因為還有幾個海島在那邊有幾塊地方也在不停地冒出火光。這種煙花盛會肯定是要持續到初一早晨天亮的所以整個除夕的下半夜覺比較輕的人是再也不能睡著了。
看著自己放的煙花在空中爆開李遠方不由有不少感慨。現在家鄉的人都有錢了有的時候喜歡搞點攀比大年三十晚上誰家放的鞭炮越多放得越高好像就會越有面子似的。所以有的人家在節前花上萬元錢專門用來買鞭炮。李遠方當然算是個有錢人但他不喜歡攀比所以節前父母採辦年貨的時候問他買多少鞭炮他就買了一千多塊錢的吃完年夜飯放點新年鐘聲敲響的時候放點第二天起床的時候放點開門炮就行了。反正家裡大都是成年人沒有誰有放鞭炮的狂熱。惟一的小孩子小靜是個女孩要等到初五六才到外婆家來到時她想放的時候再買也不遲。
李遠方看到有的山上也升起了些煙花心想難道他們不擔心把山上的柴草給點著引起火災?經濟展以後原來住在山上的人家都在政府的統一規劃下到山下的鎮裡蓋了新房。目前還住在山上的就只有那些年紀比較大的牽掛著家裡的那些果樹、菜地和祖宅的老年人而已。
不過在大年夜這樣的時候懂得孝敬老人的兒孫大致也都會回到山上的老房子和老人家一起過個年雖然第二天一大早就會好說歹說地把那些老人家請下山。但那些老人家下去住幾天後等年過完了還是會回到山上去住的。於是兒孫就不得不經常往山上跑而這些老人當自己種的那些瓜果蔬菜長成的時候還會不知疲倦地一趟一趟把自己的勞動成果用肩挑到山下送給自己的兒孫享用。
李遠方以前就經常看到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挑著一擔白菜蘿蔔在路上走頭上戴著一頂竹編的涼帽身上穿著老式的中山裝挑著的畚箕是自己用竹子編的而腳上卻穿著一雙價值上千元的進口名牌運動鞋。因為這幾年經濟展得很快人們開始講究起生活的質量那些山上種的純天然的瓜果蔬菜可以賣到很高的價格一個六七十歲的老人一年只是簡單地種些瓜果蔬菜收入可能比一個普通的公務員還高都說不定他們也不是買不起那些名牌的東西。但以他們的習慣應該不會為了穿起來舒服點而花上千元錢去買一雙鞋的可能是哪個了點小財的兒孫為了老人上下山方便點特意買來孝敬的吧。
放完鞭炮回到房間李遠方現已經有好多人給他簡訊拜年了光葉黃就了三條來。覺得用手機一條條簡訊太麻煩而且還要許多電子郵件給人拜年乾脆到書房開啟電腦用電腦來進行群。剛一連上網董文龍就出現了馬上彈出一個視窗要求和李遠方對話。等到影片連線建立以後李遠方現葉黃也在董文龍旁邊。董文龍告訴李遠方說今天下午剛回的家然後在他父母的指示下把葉黃接到家裡來過年。可能是因為有董文龍在旁邊的緣故葉黃只向李遠方說了聲新年好然後問了一下“你女朋友哪裡去了”就從電腦前離開說是年也拜過了她該睡覺了。
李遠方和董文龍交換了一下這些天來的經歷再把所有想的簡訊和電子郵件都了出去也回去睡覺了。因為王夢遙在外婆家是沒有辦法上網的他不可能和王夢遙在網上聊天還是等明天再打電話吧。
第六十九章 不速之客
第六十九章不之客
中國這個地方太大了民族很多各個民族過新年的風俗都大不相同。而且就算是最大的漢族本身因為所處地域的不同過年的習慣也不盡一樣。在北方的大部分地方從正月初一就開始拜年按照關係的親疏一家家地拜過去。但李遠方家的風俗就好像他們家的中秋都在十六過的一樣春節期間的拜年規矩和別的地方相比也是非常奇特。
正月初一按照李遠方老家的規矩是隻能和家人在一起過的一般很少出門就算出門也不會在別人家吃飯。這可能是因為他們這個地方的人經常出外做生意什麼的和家人團聚一次不容易既然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