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的,只因為陳漢兵力的眾多。
足足二十萬戰鬥部隊,數量遠遠超過俄軍的騎兵不停地追逐著要塞外活動的俄軍騎兵,就像一頭頭獵狗在追逐著野兔。
陳漢一個要塞一個要塞的包圍,前期重兵圍困,等到要塞外圍的防禦陣地和戰壕修築完畢後,就不需要那麼多計程車兵了。就好比古裡耶夫要塞,最初的時候是被七萬步騎大軍給包圍著,後來就只有兩萬了。
魏寶成沒有去貪圖俄羅斯的大片土地,根本就沒分散兵力去佔領廣大的農村城鎮。
他的目光只盯著俄羅斯的軍事力量。
至於無數城鎮農村的秩序,那就由滾滾的騎兵群作為威懾了。如果那兒爆發了反抗武裝,滾滾而來的騎兵會毫不猶豫的把那周遭二十里區域內的村莊徹底剷平。任何敢於反抗的人都會得到死亡,而順服的人則成為陳漢的苦力。
後者的任務就是在伏爾加河和烏拉爾河,還有兩者之間的廣袤土地上,修築一處又一處的防禦陣地。雖然他們是土木工程,在寒冷的冬季澆潑上雪水後,很快就能變得像生鐵一樣堅硬。
陳漢有足夠的兵力在充分部守這幾個軍事要地之後,再橫向、縱深裡延伸出一塊塊防禦陣地,然後以大量的騎兵隱藏在這些條鏈型的防線後,組成一個大而縝密的羅網。
有了這些騎兵,羅網就不再是單純的防禦了,一支支騎兵部隊就像無數刀刃,可以旋轉著將撲入其中的獵物一片片分割切碎。
所以,歐洲的事情可以高枕無憂了。
拿破崙捱了當頭一棒,實力大損,更重要的是他威望大跌,拿破崙帝國就不可能再鎮壓歐洲的所有國家了。
普魯士就不說了,被拿破崙削的只剩下四個省的腓特烈威廉三世絕對會第一個跳反。而奧地利這個國家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是立刻對奧斯曼開戰,救俄羅斯一難,還是趁機對拿破崙反攻倒算呢?
至於拿破崙是弗朗茨的女婿,而且奧地利公主還誕下了拿破崙正統的繼承人羅馬王。這隻能起到很小的影響作用,大局面上最重要的還是國家的利益。
普魯士實力大跌,不把拿破崙打到,腓特烈威廉三世還怎麼‘復興’普魯士?所以普魯士人是堅決反對拿破崙的。
可奧地利呢?
神聖羅馬帝國的解體已經成為事實,奧地利的國勢日漸下挫,可維也納依舊是德意志諸邦中的老大。
就算他們幫助英國人、普魯士幹掉拿破崙,奧地利又能得到多少的好處呢?收益最大的是普魯士。
拿破崙會不會為了拉攏奧地利把萊茵聯盟和奧斯曼,甚至是波蘭,全都賣了呢?這可難說。
拿破崙是一個標準的政客。他很重視自己的家族,因為把自己的哥哥約瑟夫波拿巴急匆匆的推到西班牙王位,而激怒了整個西班牙人,以至於他的軍隊至今也在伊比利亞半島這個大泥潭中艱難掙扎;可為了自己的利益,他也能同樣堅定果決的把自己的弟弟路易波拿巴貶黜。每一個政客都是一個自私鬼。
在拿破崙處境艱難的現如今,在賣隊友和自己遭難之間,陳鳴相信他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前者。
如果俄羅斯願意退出接下來的戰爭,拿破崙甚至還會在立陶宛和波蘭問題上對聖彼得堡讓步,即便拿破崙清楚,俄羅斯人在黑海和東方都有著巨大的麻煩。但他現在的麻煩顯然更大!
拿破崙最大的問題在於法國內部。
戰爭打了二十多年,一代人都從坯胎長成了成年人。幾百萬法國人在戰場上流血犧牲,他們跟隨著拿破崙踏遍了整個歐陸大地,還遠征埃及,法國人已經疲憊了。軍隊沒有了革命初期的激情,軍隊戰鬥的動力從為了革命,變成了對拿破崙個人的崇拜、信仰,以及對財富的追求。
在遠征俄羅斯的過程裡,就連拿破崙都說過:士兵們不願意長途跋涉,將軍們也不願意在遠離巴黎800里約以外的土地上戰鬥,但幸運的是,他們還都願意追隨我。【里約,法國舊長度單位,約相當於4。5公里。】
另外就是法軍的腐化和戰鬥力的下降。這是同法國士兵革命激情的下降有著‘相輔相成’的關係的。
法軍的性質已經變了,從革命者向掠奪者、侵略者轉變。軍紀變的十分的惡劣。進入俄國後,不但各國僕從軍搶劫,普通法國士兵搶劫,就連拿破崙的老近衛軍也公然搶劫。對此,拿破崙是幾次嚴令禁止,卻制止不了。這個曾經充滿革命激情的軍隊,如今已經墮落成一個強盜集團,還成為了一支不折不扣的驕兵。
拿破崙早就知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