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起。李銘興等人彈壓不住,只得向敢死營營官說明原委。那營官臉色已經鐵青,突然做出來的驚人之舉!催動戰馬,疾馳至一名練勇兵頭的身前,手起刀落,只見人頭墜地上,噴薄而起的血霧驚得嘈雜的兵群立時死寂一般!(未完待續。)
第二百八十一章 中路對決【第四更,求訂閱】
泰東鎮。
黃捷站在高處遙望著東方,鐵甲上掛著的寒露在初升的陽光下顯得晶瑩剔透,戰火已經燒到了姜堰鎮的後方了,如果不是他所率領的主力隊伍是大都督主動調離陣地,主動撤退到泰東鎮來的,這個時候他可能都要心慌意亂了。會想,是不是姜堰鎮已經被清軍給打破了?
自從半夜裡撤出陣地到現在,這支復漢軍的精銳始終等待著命令,時刻準備著戰鬥。
“天色已經亮了,大都督也該發令了……”
黃捷清楚,他手下的這支復漢軍精銳,總兵力雖然不多,但足足有八個火槍營,這是復漢軍內部最大的一支火槍部隊,還有八個甲兵營,外加足足百門的炮兵部隊。整個遠征軍的精華都握在他的指揮中。
扣除了他這支主力,還有南路的兩個主力營頭,連陳鳴手中都只有親衛右營、坦克營和騎兵營一部。
可見這場戰鬥中黃捷部的重要性。
自從東天上露出魚肚白,黃捷就站在高地遙望著東方。他知道清軍打破了南路的堵截,在渡運鹽河。然後泰東鎮正東方傳來的一陣陣廝殺聲音也說明了清軍南路來的這支精銳的打算,他們就是要切斷姜堰鎮與泰州的聯絡。
金色的陽光彷彿千萬縷利箭穿過樹梢,照射到林中的草地上。薄霧消散。
“駕駕……”一騎快馬從西方直奔泰東鎮。
“大都督有令,黃捷率部出擊。盡滅姜堰鎮背後之敵。”來傳令的人是劉武本人,黃捷按照規定驗看了軍令,大手一揮,鼓號聲響起,早已經枕戈待旦的萬名復漢軍精銳立刻從泰東鎮內外奔出,彙集於泰東鎮前。
嘹亮的軍歌聲響起,一面面營旗飄揚。
“劉主任回去可稟告大都督,請大都督安心,末將定不負使命。”從南路殺來的清軍總數也只一萬多人,還先戰南路,後戰運鹽河,久戰之下兵士豈能不疲?而泰東鎮的這支復漢軍精銳呢?人數不比清軍少多少,從半夜開始固然沒有再閤眼,但也在養精蓄銳,並且火炮之多遠勝清軍,黃捷想不出自己有失敗的可能。
劉武看著泰東鎮的大軍雄赳赳氣昂昂的開赴戰場,自己打馬奔到陳鳴指揮部處。發現指揮部內外拱護的坦克營、親衛右營和騎兵營一部,也開始秣兵歷馬。
“大都督,黃總指揮讓我轉告大都督,定不負使命,請大都督安心。”
陳鳴已經披掛了甲衣,幾十斤重的鋼甲掛在身上,陳鳴卻彷彿感覺不到那重量。“十六個營最精銳的老兵握在他手上,還有過百門的大炮,要是還打不贏,本都督豈會讓他坐到旅帥的位置?打是一定能打的贏得,就看能殲滅多少清兵,咱們自己又要損失多少精銳了。”
“既然你回來了,就去催催侍從室吧,讓他們都快一點。本督要去泰東鎮。”
陳鳴要趕到泰東鎮去坐鎮,劉武自然明白他話中的意思,狠狠一點頭,立刻退出了大帳。
整個侍從室就是陳鳴的指揮部,除了參謀方面空缺之外,各方面的人手全部配齊。而整個指揮部的轉移,絕對不是一兩句話就能完成的。劉武趕到的時候柳德昭正滿頭汗水的叫喊指揮著。
柳德昭看到劉武趕回來了,大鬆了一口氣:“你前腳剛走,大都督就要去泰東鎮。要不是陳大偉、石猛等將攔著,大都督已經先提著兵馬趕奔泰東鎮了。”
“大都督是對戰局不放心啊。清軍的策略不算太差,但韃子把我們想的太差了。黃總指揮手下有十六個營的精銳,再加上過百門的火炮。”劉武突然壓低了聲音,在柳德昭耳邊說道:“說句不好聽的話,就是頭豬坐在黃捷的位置上,這場也該能打勝。現在要看的是最終戰果和咱們自己的損失……”
“大都督調了六個營【新兵營】敢到南路,剛不久又下了南路反攻的命令。這是要把南面的口子給扎住。”
“羅大良帶人在西面河上也做好了準備。只要訊號發出,水師立刻劃船東向,炸了韃子在運鹽河上架設的浮橋……”
柳德昭向劉武簡單的說了說他離開期間陳鳴的兩個軍令,資訊把陳鳴的打算顯露的很清楚,他就是想全殲插過來的那支清軍。由此對黃捷的能力才感到些擔憂。
“上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