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0部分

耳朵邊響起了傳令兵的大喊大叫聲。炮聲隆隆的,你聲音要是小了,還真的叫人聽不到。“傳我命令,向著城牆五輪疾射——”

反正填河的都是戰俘,真的運氣不好被炮彈打死炸死了,也是他們倒黴。黃靖亭更看重的是對清軍的殺傷。這是多麼好的機會啊。

阿爾素納勇敢的帶著鎮標登上城頭,阿爾素納連帶他的鎮標英勇的被複漢軍的彈雨湮沒……

城下的鄭國瑞臉皮子都青了。

兩邊火力上的差距是天與地的距離,當復漢軍不在乎戰俘的小命的時候,始終保持著對南城牆的轟擊,漕運總督衙門裡的李侍堯都坐不住了。

地穴攻城已經不是什麼稀奇戰法,江南的復漢軍以火力欺負人,戰場上除了打南京的時候這麼的做了,別處倒沒怎麼施展。可安徽的高平山就不一樣了,遠征軍這幾塊地盤裡,安慶一開始的壓力不大,但隨著滿清正式推行地方團練政策,高平山就漸漸感受到重壓了。為了打破清軍高漲起的勢頭,高平山對合肥發起了一次反撲,雖然兵鋒打到肥西的時候他就不得不後撤了,可廬江、舒城卻全被第二旅拿下了,高平山用的就是地穴攻城,直接在城牆腳下開鑿地洞,填充大量的火藥,廬江、舒城的城牆就都是這麼的被第二旅爆破的。

李侍堯很清楚這種戰法,現在守軍如果從城牆上退下了,那不就是等著復漢軍炸破城牆麼。

“報鎮臺,制臺大人軍令……”

南城門下,鄭國瑞看了李侍堯傳過來的親筆手書後臉色直接轉為了黑色。南城門寸土必爭,爭你個老烏龜的頭!“啪啦……”手邊的茶盞都全部被掃落了。“老子拿什麼去爭?”手下將士的性命嗎?有了阿爾素納的前車之鑑,你看看那個願意上城頭?強逼著軍士去送死,那是會搞出兵亂的。

鄭國瑞猶如被逼入絕境的受傷猛獸,在兵房裡轉了又轉,突然的人就停住了。兵亂了,是啊,自己不能強逼著淮揚鎮的將士去送死,但自己可以讓手下的將士‘兵亂’啊,這不就全解決了嗎?即使戰後怪罪下來,也定不了自己死罪啊……

“鎮臺這一招夠妙。但學生以為,還可以以鄰為壑,禍水東引……”鄭國瑞身邊的幕僚把手指向了不遠處的地方,那裡是剛剛死了總兵的曹州鎮。正軍心混亂著呢,如果傳過去小道訊息,說還要他們死守南城牆,還要寸土必爭,曹州鎮的人非崩了不可,那樣淮揚鎮跟著一塊崩了就罪過小的多了。最主要的是,曹州鎮總兵已經陣亡了。

“妙,妙。”此計大妙。鄭國瑞拍手讚道,然後立刻吩咐:“還不快去辦!”

……

淮安城打的熱火朝天,二百里外的鹽城也很熱火朝天。

復漢軍打到這裡後,先是招攬難民、漕工,然後就用大把大把的糧食換取勞動力,把當地的鹽庫鹽倉掃蕩乾淨,一袋又一袋的食鹽被複漢軍拉回了南邊。這東西擱在往日,那都是真金白銀,比糧食可貴重多了。但在現在,糧食才能救人命,而食鹽也只是鹽而已。

現在的鹽城城外,黑壓壓的的難民圍在城池外一個個簡陋的營地門口,等待著留守復漢軍的施粥。這裡頭很多難民甚至是從黃河北邊的海州一路趕來的。

沒有了大運河帶來的糧食,連連的戰爭和乾旱,今年的蘇北真慘極了。

一個營地門口,十幾名復漢軍後勤士兵帶著三四十流民已經架起了十口大鍋,在營地門口簡易的窩棚下熬起雜糧粥來,香氣一出來,人群就都騷動起來。但是城外一個大隊的復漢軍後勤兵在維持著秩序,而且這些日子復漢軍連續的施粥,也讓這些難民有了份信任,秩序倒還不亂。

再有一些復漢軍從難民中招募的蘇北人,穿著黃色、紅色的馬甲,在人群中不斷走動,語氣溫和的讓難民們依次序排隊。這些人態度親和不惡劣,又都是蘇北的口音,甚至幾天前就是難民裡的‘自己人’,所以很被這些難民接受。

鹽城周邊匯聚的難民數以萬計,被複漢軍以四門為代為,分割成了四大塊。這些人不事生產,有老有少,拖老攜幼者極多,每天耗費的糧食能超過五百石。復漢軍養著他們,就是為了邀買人心,這些裡頭很多人是不可能跟著復漢軍走的,但他們度過了這個難關,不管是留在鹽城,還是回到家鄉,都能散播復漢軍的美名。這就足夠了!

而最最重要的一點是,復漢軍現下根本不缺糧食,如果復漢軍把自己從江南撈回的糧食都散出去賑災,估計蘇北、江南的秩序會立刻就能恢復到正常線。而這過百萬擔的糧食,陳鳴一支壓在手中又有什麼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