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積累的知識,它被儲存在人腦之外的任何地方,從古代洞穴的牆壁上到最新的電腦硬碟和DVD上無所不在。
幾千年來,人類除了用口述的方式(因反覆講述而變得越來越不準確)之外,將知識從一代向下一代傳授的方式極其有限。大多數的知識都隨著一個人和一代人的死去而丟失。人類早期社會中社會和技術的變化速度極其緩慢,因此,即使是準確的口述也是反覆一遍又一遍地講述同樣的故事。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十六章 明天的“石油”(3)
35 000年前,記錄方式出現了一次重大的突破。有一位我們不記得的天才在一塊石頭上或者在某個洞穴的牆壁上寫下了第一個象形文字或者表意文字,以此來紀念一個事件、一個人或者一件東西。這樣,人類就開始了在大腦以外儲存非口述的記憶。在發明了各種書寫的形式之後又出現了一次偉大的躍進。接著,又過了數千年,又連續地出現了幾次大躍進,發明了圖書館、索引和印刷。所有這些都加快了知識從一代人傳到另一代人的速度。
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假如沒有這個因素(我們創造和積累知識的能力的加強),我們也許還生活在和我們祖先在35 000年前類似的生活中。
今天,隨著功率更加強大的計算機、更加密佈的網站和更多新媒體的到來,我們正在以史無前例的迅猛速度創造和積累著資料、資訊和知識。為了容納這些知識,最近幾十年來我們在60億個人的大腦之外又建立起了一個巨型大腦。
這個全球性的巨型大腦仍然處於不甚完善的嬰兒期,還沒達到成人的程度。但是,在人類歷史中的某個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