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納悶,為什麼像李世民那樣的千古聖君也相信長生不老的謊言,進而猛磕丹藥將自己磕死了。
其實,他還是因為害怕。他怕他死了之後會見到他曾經的親人,他的父親、他的兄長、他的兄弟、他的那十個侄子,最小的被他殺死的時候還在吃奶。說白了,他真的沒臉去見他們。
雖然經過他的大力修改,玄武門之變在史書中已經成了一次光榮的、成功的、勝利的奪權運動,但當年的真相到底是怎麼回事,他心裡很清楚。比誰都清楚!
李世民為此也嚐到了苦果,武則天上臺後,為了鞏固皇位,將他的嫡系子孫基本都殺光了,這不知道算不算是冥冥中自有因果。
如果他老老實實的做一個秦王,說不定就不會受這些折磨,由此觀之,行不義之事一定會遭到報應,誰也逃脫不了。
聽到朱的這句話,朱元璋高興的眉開眼笑,他是帝王不假,但他首先是一個人,是一個慈祥的父親和爺爺,在朱元璋心裡,沒有什麼能比他們兄弟叔侄幾個和睦相處,共同守衛他給他們辛辛苦苦打下的基業更加開心了。
朱元璋出身赤貧,年輕時吃了不少苦,差一點就餓死了,而他的父母死後竟然連下葬之地都沒有,要不是鄰居好心施捨了他一塊地,他的父母肯定就要暴屍荒野喂野狗了。
好在老朱運氣不錯,趕上了貧農翻身的大好時代,最終憑藉著自身的智慧、運氣、敢拼敢打敢玩命的精神,打下了萬里江山,成為了大明朝最大的地主。
絲逆襲,走向人生巔峰的朱元璋最擔心的還是自己兒孫們,他年輕時吃了太多的苦,遭了太多的罪,他不願意讓他的子孫後代們再受一點委屈,生怕大明朝再出現王莽、曹操、楊堅、趙匡胤這樣的奸臣篡奪了他們老朱家的產業,使得他的兒孫們橫遭屠戮、流落街頭。
因此,他費盡心思,參考了歷朝歷代的治亂之道,設立了藩王制度,將大明朝的軍隊一份為二,一部分交給皇帝統領,另一部分交給藩王統領,使得明朝內外相制,就算朝廷內部出現了奸臣,也會因為畏懼藩王的兵力而不敢輕舉妄動。
朱元璋永遠認為自己人遠比外人可靠,他把國家的權力給了宗室藩王和勳貴外戚,讓他們共同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既得利益集團,佔據了大明朝幾乎全部的國家資源,進而可以很輕易地去統治其他階級的人。
不過這麼做還是有一定的風險的,那就是大家都能想到的藩王尾大不掉的問題,需要說明的是,朱元璋作為古今中外最為傳奇的皇帝,絕對是絕頂聰明的,別人能想到的事,他一定也能想到。
為了保證藩王能服從中央的調遣,朱元璋設計的制度是,大明朝的資源皇帝拿大頭,藩王拿小頭。而且藩王眾多,單單是一個藩王,是沒有實力跟中央對抗的,只要皇帝能掌握好平衡,讓這些藩王互相制約,那相信沒有一個人敢跳出來反對他的統治,否則就會立即陷入被群毆的局面。
只可惜的朱允一上來就得罪了所有藩王,削藩的手段太狠辣,直接將一個堂堂的藩王廢為庶人,讓他從大明最大的既得利益者皇子一下子變成了一無所有的老百姓,這種落差,這種屈辱,是常人很難忍受的了的,所以才會有藩王不願意受辱而自殺的事。如果朱允不這麼蠻幹,像朱棣那樣只削他們的護衛和權力的話,相信他們也不會有這麼大意見,護衛少一點就少一點,權力小一點就小一點,沒什麼大不了的,不是所有的藩王都留戀權勢,都喜歡帶兵打仗的,只要能讓他們繼續過著高高在上,魚肉百姓的生活,他們也犯不著跟皇帝翻臉。
若是朱允不得罪他們,就算朱棣造反他們也不會幫著朱棣,因為他們本來就已經是藩王了,位極人臣,這輩子不可能再升官了,就算幫助朱棣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們還是藩王,況且還會為此而背上一個亂臣賊子的罵名。而朱棣出於忌憚他們的心理,肯定還是要削弱他們的勢力的,寧王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從人的陰暗心理來看,他們也不會幫著朱棣的,本來大家都是藩王,平輩論交,稱兄道弟,我吃飽了撐的傾盡全國之力幫你當皇帝,然後我在給你下跪稱臣?
乞丐不會羨慕百萬富翁,但會嫉妒比他要飯要的多的乞丐。這些藩王大致就是這個心理,朱標當皇帝他們心裡是不會吃醋,不會嫉妒的,因為他是太子,是大哥,皇位本來就是他的。朱允當皇帝他們大多數心裡也不會吃醋,不會嫉妒,因為皇位本來就是他老爹的,他這一系繼承天經地義,無可厚非。
可是,若是原本跟他們平級的朱棣一躍而成了皇帝,他們的心裡就難免會吃醋,會嫉妒,會酸不溜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