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一'續漢志曰:“縣大者置令一人,千石;其次置長,四百石;小者三百石。
侯國之相亦如之。皆掌理人,並秦制。”
注'二'詔書有名而特捕者。
注'三'前書音義曰:“令甲:女子犯徒遣歸家,每月出錢僱人于山伐木,名曰僱山。”
蓋延拔睢陽,獲劉永,而蘇茂、周建立永子紆為梁王。
冬十月壬申,幸舂陵,祠園廟,因置酒舊宅,大會故人父老。'一'十一月乙未,至自舂陵。
注'一'光武舊宅在今隨州棗陽縣東南。宅南二里有白水焉,即張衡所謂“龍飛白水”也。
涿郡太守張豐反。'一'
注'一'涿郡故城在今幽州范陽縣。
是歲,李憲自稱天子。西州大將軍隗囂奉奏。'一'建義大將軍朱佑率祭遵與延岑戰於東陽,斬其將張成。'二'
注'一'時鄧禹承製命囂為西州大將軍,專制涼州、朔方事。
注'二'東陽,聚名也,故城在今鄧州南。臨淮郡復有東陽縣,非此地也。
四年春正月甲申,大赦天下。
二月壬子,幸懷。壬申,至自懷。
遣右將軍鄧禹率二將軍與延岑戰於武當,破之。'一'
注'一'武當,縣,屬南陽郡,有武當山,今均州縣也。
夏四月丁巳,幸鄴。己巳,進幸臨平。'一'
注'一'縣名,屬鉅鹿郡,故城在今定州鼓城縣東南。
遣大司馬吳漢擊五校賊於箕山,大破之。'一'
注'一'吳漢傳曰東郡箕山。
五月,進幸元氏。辛巳,進幸盧奴。
遣徵虜將軍祭遵率四將軍討張豐於涿郡,斬豐。
六月辛亥,車駕還宮。
七月丁亥,幸譙。遣捕虜將軍馬武、偏將軍王霸圍劉紆於垂惠。'一'
注'一'垂惠,聚名,在今亳州山桑縣西北,一名禮城。
董憲將賁休以蘭陵城降,憲圍之。'一'虎牙大將軍蓋延率平狄將軍龐萌救賁休,不克,蘭陵為憲所陷。
注'一'前書曰賁赫。賁音肥,今姓作*(賁)**'奔'*音*(奔)*。蘭陵,縣,屬東海郡,故城在今沂州丞縣東。
秋八月戊午,進幸壽春。'一'
注'一'今壽州縣。
太中大夫徐惲□殺臨淮太守劉度,惲坐誅。
遣揚武將軍馬成率三將軍伐李憲。九月,圍憲於舒。'一'
注'一'縣名,故城在今廬州廬江縣西。
冬十月甲寅,車駕還宮。
太傅卓茂薨。
十一月丙申,幸宛。遣建義大將軍朱佑率二將軍圍秦豐於黎丘。十二月丙寅,進幸黎丘。
是歲,徵西大將軍馮異與公孫述將程焉戰於陳倉,破之。
五年春正月癸巳,車駕還宮。
二月丙午,大赦天下。
捕虜將軍馬武、偏將軍王霸拔垂惠。
乙丑,幸魏郡。'一'
注'一'今相州也。
壬申,封殷後孔安為殷紹嘉公。'一'
注'一'成帝封孔吉為殷紹嘉公,安即吉之裔也。
彭寵為其蒼頭所殺,漁陽平。'一'
注'一'秦呼人為黔首。謂奴為蒼頭者,以別於良人也。
大司馬吳漢率建威大將軍耿弇擊富平、獲索賊於平原,大破降之。'一'復遣耿弇率二將軍討張步。
注'一'平原,郡,今德州縣也。
三月癸未,徙廣陽王良為趙王,始就國。
平狄將軍龐萌反,殺楚郡太守孫萌而東附董憲。
遣徵南大將軍岑彭率二將軍伐田戎於津鄉,大破之。'一'
注'一'南郡有津鄉,故城在今荊州江陵縣東。
夏四月,旱,蝗。
河西大將軍竇融始遣使貢獻。
五月丙子,詔曰:“久旱傷麥,秋種未下,朕甚憂之。將殘吏未勝,獄多冤結,元元愁恨,感動天氣乎?其令中都官、三輔、郡、國出繫囚,'一'罪非犯殊死一切勿案,'二'見徒免為庶人。務進柔良,退貪酷,各正厥事焉。”'三'
注'一'前書音義曰:“中都官謂京師諸官府也。國謂諸侯王國也。”
注'二'殊死謂斬刑。殊,絕也。左傳曰:“斬其木而弗殊。”一切謂權時,非久制也。並見前書音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