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學,每門滿分150,總分750分。但是這還不算完,這樣5科成績相加,算出來的只是原始分。而當年的高考評分是要折算成標準分的。
標準分的折算標準非常複雜,就連程遠芝這些經驗豐富的老班主任也只能知道個大概。首先要算出單科標準分,根據單科成績正態分佈算出一個平均值,平均值就是500分,單科全省第一名則是900分,以此類推,低於平均值的話,單科成績就在500分以下了,什麼200多、300多也常見的很。然後根據各科標準分,分別乘以不同的係數,算出全五科的總分數,再根據正態分佈折算成標準分。最終的高考分數,全省狀元必然是900分,800分以上的最多不過一百人上下,700分以上的全省共有2000人左右,一般一本分數線劃在650分左右,在此線以上的全省每年5000到6000人左右。
標準分和原始分相比,能夠如實反映考生在某單科上的優勢,正確顯示考生在全省考生中所在的位置,但是也有著折算複雜、難以估分等缺點。要知道,河南在2000年的時候還是採取考後、分數公佈前填報志願的方法,考生對於分數的預估也是志願是否報的好的一個重要因素。
楊銳聰鼓勵少年班的學生們提前一年感受高考,其用意之一就是希望學生們早日掌握估分的本領。因此到了7月的789三天,少年班的學生們如臨大敵,有的將作文默寫出來,有的根據記憶重現了整張試卷,有的利用橡皮等道具將選擇題的答案抄錄下來。7月12號,下發答案。學生們紛紛忙碌起來,報出了自己的成績。楊銳聰一邊看分數,一邊大搖其頭,他對自己班上的學生成績水平當然是瞭如指掌,這預估的分數一出,楊銳聰就知道,有人過於樂觀、有人過於保守了。不過這也是難免的,畢竟是新手吧。只不過,訓練學生估分的道路,卻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啊。
然而胡菲菲卻沒有類似的擔憂,上海市早在很多年前就實行考前報志願的政策。一般老師會根據考生平時的成績水平給出意見建議,再加上上海考生的錄取機會實在是很多,一般來說只要學生在高考中穩定發揮,就可以考入理想的大學。因此,胡菲菲又是在放暑假後匆匆來參加了這麼一次考試,後面的事情,就撒手不大管了。
7月底,考試成績出來。少年班成績最好的是路舞,686分,此人在高一時期尚懵懂不顯眼,到了高二以黑馬之姿異軍突起,連奪幾次前十名;蕭如考的也不錯,640分,在班裡算第二。當年的高考一本線是629分,也就是說,高二的時候,蕭如已經有全省五千多名的水準了。這個成績在梅溪高中,已經比較能振奮人心。因為梅溪高中正宗的應屆畢業生,也不過有一百名左右上一本分數線的。
但是除了兩三個上600分的,少年班大多數人還是隻考了500分左右,即全省的平均成績。其實這個成績才算正常。標準分的折算,對於單科成績特別突出的人來說,很有優勢。路舞的物理考了749分,就是因為這一科的突出,才有了總分686的好成績;蕭如也差不多,她化學、英語、數學三科只不過是525、576和555,但是物理是694、語文是687,因此總分才得到了640。
相比而言,胡菲菲就比較悲劇了。她總分540,還是因為英語和語文比較突出,才能得到了這個分數。對此,無論是程遠芝還是楊銳聰,卻都沒有什麼不滿意的表示。因為胡菲菲是要在上海參加高考。楊銳聰語重心長的說:“你這個成績,再好好學一年,在上海應該是夠用了。”蕭如說的更直接:“你不要羨慕我成績比較好。我還羨慕你呢。以你現在的程度,一年後考上名牌大學,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甚至連一向不看好女兒學習的程遠芝,也開始改口:“乖女啊,一定不能驕傲自滿啊。既然有這麼好的機會,一定不要浪費了,乾脆狠一點,考個全上海第一名出來,給他們瞧瞧”
但是說歸說,胡菲菲自己心裡卻有數。雖然在上海參加高考的確比在河南容易的多,但並不意味著,自己這個中游水平學生到了上海,就可以完爆一切高人了。的確,考上海任何一座學校應該是不成話下,但那是因為上海本地學校招生名額多的關係。考一個全上海第一名?理論上來說,不是不可以,但是到了那個層次,連來自高考大省、訓練有素的她也仍然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咱閉著眼睛,考考全上海前兩千名多好,何必要爭那個先呢?到了一定層次以後,每提高一點,都是成幾何倍數上升的難度。何苦來哉?
2000年暑假的時候,胡菲菲的第一本書已經是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