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2部分

。奉祿誠厚,則割剝貿易之罪乃可絕也;蓄積誠多,則兵寇水旱之醔不足苦也。故由其道而得之,民不以為奢;由其道而取之,民不以為勞。天醔流行,開倉庫以稟貸,不亦仁乎?衣食有餘,損靡麗以散施,不亦義乎?彼君子居位為士民之長,固宜重肉累帛,朱輪四馬。今反謂薄屋者為高,藿食者為清,既失天地之性,又開虛偽之名,使小智居大位,庶績不鹹熙,未必不由此也。得拘絜而失才能,非立功之實也。'四'以廉舉而以貪去,非士君子之志也。'五'夫選用必取善士。善士富者少而貧者多,祿不足以供養,安能不少營私門乎?從而罪之,是設機置藊以待天下之君子也。'六'

注'一'老子云“為無為,事無事”也。

注'二'摹,法也。三代皆用肉刑及井田之法,今不用,是不摹之也。

注'三'惡音烏。

注'四'拘絜謂自拘束而絜其身者,即隱逸之人也。

注'五'去音欺呂反。

注'六'藊,穿地陷獸也。機,弩牙也。

盜賊凶荒,九州代作,饑饉暴至,軍旅卒發,橫稅弱人,割奪吏祿,所恃者寡,所取者猥,'一'萬里懸乏,首尾不救,徭役並起,農桑失業,兆民呼嗟於昊天,貧窮轉死於溝壑矣。今通肥饒之率,計稼穡之入,令畝收三斛,斛取一斗,未為甚多。一歲之閒,則有數年之儲,雖興非法之役,恣奢侈之慾,廣愛幸之賜,猶未能盡也。不循古法,規為輕稅,及至一方有警,一面被醔,未逮三年,校計騫短,坐視戰士之蔬食,立望餓殍之滿道,如之何為君行此政也?'二'二十稅一,名之曰貊,況三十稅一乎?'三'夫薄吏祿以豐軍用,緣於秦徵諸侯,續以四夷,漢承其業,遂不改更,危國亂家,此之由也。今田無常主,民無常居,吏食日稟,'四'*(祿)*班*'祿'*未定。可為法制,畫一定科,租稅十一,更賦如舊。'五'今者土廣民稀,中地未墾;'六'雖然,猶當限以大家,勿令過制。

其地有草者,盡曰官田,力堪農事,乃聽受之。若聽其自取,後必為奸也。

注'一'猥猶多也。

注'二'孟子曰:“塗有餓莩而不知發。”趙岐注云:“餓死者曰莩”。莩與殍通,音皮表反。

注'三'孟子載白圭曰:“吾欲二十而取一何如?”孟子曰:“子之道貊*'道'*也。”

趙岐注云:“貊,夷貊之人在荒者也。貊在北方,其氣寒,不生五穀,無中國之禮,故可二十取一而足也。”此言欲輕稅也。

注'四'稟,給也。

注'五'更賦,已見光武紀也。

注'六'上田已耕,唯中地已下未也。

法誡篇曰:

周禮六典,頉宰貳王而理天下。'一'春秋之時,諸侯明德者,皆一卿為政。爰及戰國,亦皆然也。秦兼天下,則置丞相,而貳之以御史大夫。自高帝逮於孝成,因而不改,多終其身。漢之隆盛,是惟在焉。夫任一人則政專,任數人則相倚。政專則和諧,相倚則違戾。和諧則太平之所興也,違戾則荒亂之所起也。

光武皇帝慍數世之失權,忿強臣之竊命,'二'矯枉過直,政不任下,雖置三公,事歸臺閣。'三'自此以來,三公之職,備員而已,然政有不理,猶加譴責。而權移外戚之家,寵被近習之豎,親其黨類,用其私人,內充京師,外佈列郡,顛倒賢愚,貿易選舉,疲駑守境,貪殘牧民,撓擾百姓,忿怒四夷,'四'招致乖叛,亂離斯瘼。'五'怨氣並作,陰陽失和,三光虧缺,怪異數至,蟲螟食稼,水旱為醔,此皆戚宦之臣所致然也。反以策讓三公,至於死免,乃足為叫呼蒼天,號咷泣血者也。又中世之選三公也,務於清箻謹慎,循常習故者。是婦女之檢柙,鄉曲之常人耳,惡足以居斯位邪?'六'埶既如彼,選又如此,而慾望三公勳立於國家,績加於生民,不亦遠乎?昔文帝之於鄧通,可謂至愛,而猶展申徒嘉之志。'七'夫見任如此,則何患於左右小臣哉?至如近世,外戚臣豎請託不行,意氣不滿,立能陷人於不測之禍,惡可得彈正者哉!曩者任之重而責之輕,今者任之輕而責之重。昔賈誼感絳侯之困辱,因陳大臣廉恥之分,開引自裁之端。'八'自此以來,遂以成俗。

繼世之主,生而見之,習其所常,曾莫之悟。嗚呼,可悲夫!左手據天下之圖,右手刎其喉,愚者猶知難之,況明哲君子哉!'九'光武奪三公之重,至今而加甚,不假後黨以權,數世而不行,蓋親疏之埶異也。'一0'母后之黨,左右之人,有此至親之埶,故其貴任萬世。常然之敗,無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