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二'漢官曰:“右丞一人,暴室一人。”
御府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典官婢作中衣服及補浣之屬。'一'丞、織室丞各一人。本注曰:宦者'二'。
注'一'漢官曰:“員吏七人,吏從官三十人。”
注'二'漢官曰:“右丞一人。”
祠祀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典中諸小祠祀。'一'丞一人。本注曰:宦者。
注'一'漢官曰:“從官吏八人,騶僕射一人,家巫八人。”
鉤盾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典諸近池苑囿遊觀之處'一'。丞、永安丞各一人,三百石。本注曰:宦者。永安,北宮東北別小宮名,有園觀。苑中丞、果丞、鴻池丞、南園丞各一人,二百石。本注曰:苑中丞主苑中離宮。果丞主果園。鴻池,池名,在雒陽東二十里。南園在雒水南。'二'濯龍監、'三'直裡監各一人,四百石。本注曰:濯龍亦園名,近北宮。直裡亦園名也,在雒陽城西南角。
注'一'漢官曰:“吏從官四十人,員吏四十八人。”
注'二'漢官曰:“又有署一人,胡熟監一人。”案本紀,桓帝又置顯陽苑丞。
注'三'應劭漢官秩曰:“秩六百石。”
中藏府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中幣帛金銀諸貨物。'一'丞一人。
注'一'漢官曰:“員吏十三人,吏從官六人。”
內者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宮'*中布張諸*(衣)**'褻'*物。'一'左右丞各一人。
注'一'漢官曰:“從官錄事一人,員吏十九人。”
尚方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上手工作御刀□諸好器物。'一'丞一人。
注'一'漢官曰:“員吏十三人,吏從官六人。”
尚書令一人,千石。本注曰:承秦所置,'一'武帝用宦者,更為中書謁者令,成帝用士人,復故。掌凡選署及奏下尚書曹文書觽事。'二'
注'一'荀綽晉百官表注曰:“唐、虞官也。詩云‘仲山甫王之喉舌’,蓋謂此人。”
注'二'蔡質漢儀曰:“故公為之者,朝會*(不)*'下'陛奏事,增秩二千石,故自佩銅印墨綬。”
尚書僕射一人,六百石。本注曰:署尚書事,令不在則奏下觽事。'一'
注'一'蔡質漢儀曰:“僕射主封門,掌授廩假錢穀。凡三公、列卿、將、大夫、五營校尉行復道中,遇尚書僕射、左右丞郎、御史中丞、侍御史,皆避車豫相迴避。衛士傳不得迕臺官,臺官過後乃得去。”臣昭案:獻帝分置左、右僕射,建安四年以榮邵為尚書左僕射是也。獻帝起居注曰:“邵卒官,贈執金吾。”
尚書六人,六百石。本注曰:成帝初置尚書四人,'一'分為四曹:'二'常侍曹尚書主公卿事;'三'二千石曹尚書主郡國二千石事;'四'民曹尚書主凡吏上書事;'四'客曹尚書主外國夷狄事。'六'世祖承遵,後分二千石曹,又分客曹為南主客曹、北主客曹,'七'凡六曹。'八'左右丞各一人,四百石。本注曰:掌錄文書期會。左丞主吏民章報及騶伯史。'九'右丞假署印綬,及紙筆墨諸財用庫藏。'一0'侍郎三十六人,四百石。本注曰:一曹有六人,主作文書起草。'一一'令史十八人,二百石。本注曰:曹有三,主書。後增劇曹三人,合二十一人。
'一二'
注'一'韋昭曰:“尚,奉也。”
注'二'漢舊儀曰:“初置五曹,有三公曹,主斷獄。”蔡質漢儀曰:“典天下歲盡集課事。三公尚書二人,典三公文書。吏曹尚書典選舉齋祀,屬三公曹。靈帝末,梁鵠為選部尚書。”
注'三'蔡質漢儀曰:“主常侍黃門御史事,世祖改曰吏曹。”
注'四'漢舊儀曰:“亦云主刺史。”蔡質漢儀曰:“掌中*(郎)**'都'*官水火、盜賊、辭訟、罪眚。”
注'五'蔡質漢舊儀曰:“典繕治功作,監池、苑、囿、盜賊事。”
注'六'尚書:“龍作納言,出入帝命。”應劭曰:“今尚書官,王之喉舌。”
注'七'蔡質漢儀曰:“天子出獵,駕,御府曹郎屬之。”
注'八'周禮天官有司會,鄭玄曰“若今尚書”。
注'九'蔡質漢儀曰:“總典臺中綱紀,無所不統。”
注'一0'蔡質漢儀曰:“右丞與僕射對掌授廩假錢穀,與左丞無所不統。凡中宮漏夜盡,鼓鳴則起,鐘鳴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