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0部分

”,徑改正。

三三九一頁六行昭二十三年晉師次於解按:依左傳“三”當作“二”,“晉”當作“王”。

三三九一頁七行本傳有*(員)**'負'*犢山集解引馬與龍說,謂本書劉昆傳,昆避難河南負犢山中,彼注云“郡國志河南郡有負犢山”。作“員”者,形近致訛,李賢所見本尚不誤。今據改。按:“本”原鬥“才”,徑改正。

三三九一頁八行郛方*(七)**'一'*十里據汲本、殿本改。

三三九一頁一四行以陽人地*'賜周君'*據殿本考證齊召南說補,與史記秦本紀合。

三三九一頁一六行魏文侯*(四)**'三'*十二年敗秦於注按:魏文侯立三十八年卒,無四十二年。敗秦於注,乃三十二年事。各本皆未正,今據史記改。

三三九一頁一七行於熒陽下引河東南為鴻溝汲本、殿本“熒”作“滎”。按:熒陽之“熒”本從火,作“滎”者後人妄改,見前“熒陽”條校記。

三三九二頁三行左傳文*(三)**'二'*年盟於垂隴據汲本、殿本改。

三三九二頁一三行左傳閔二年遇於清“二”原作“一”,徑據汲本、殿本改。按:

左傳閔二年無此文。

三三九二頁一六行在縣東北遠疑*'非'*據殿本補,與杜注合。

三三九二頁一七行縣東*'南'*有林鄉惠棟謂諸本皆脫“南”字。今據補,與杜注合。

三三九三頁二行左傳*(宣)**'成'*十*'六'*年諸侯遷於制田集解引惠棟說,謂諸侯遷制田,成十六年事,注誤。今據改。

三三九三頁二行縣東有制*(城)**'澤'*據集解引惠棟說改,與杜注合。

三三九三頁一0行湯亭*'在'*偃師據集解引惠棟說補。

三三九三頁一二行史記*(曰)*張儀*'曰'*按:注所引乃張儀說秦惠王之辭,“曰”字當在“張儀”下,今乙正。

三三九三頁一四行左*(氏)**'傳'*王先謙謂“氏”例當作“傳”,此駁文。今據改。

三三九三頁一四行地道記在南按:集解引惠棟說,謂依水經注“南”當作“西”。

三三九三頁一五行左傳昭二十二年王子猛居於皇按:“二十二年”原鬥“一十二年”,徑改正。

三三九三頁一五行在縣西*(北)**'南'*集解引惠棟說,謂“西北”今左傳注云“西南”。今據改。

三三九三頁一六行昭二十*(三)**'二'*年惠棟謂“三”當作“二”。今據改,與左傳合。

三三九三頁一七行成睪北門名*(王)**'玉'*門據殿本改。按:前書及通鑑並作“玉”。

三三九四頁二行見東京賦*(曰)*汲本“曰”作“雲”。按文此字當衍,殿本無,今據刪。

三三九四頁四行周襄王處鄭地汜按:集解引錢大昕說,謂襄王所處在潁川之襄城,註文重出,當去此存彼。

三三九四頁六行一名密縣按:今左傳杜注作“新鄭,鄭新密,今滎陽密縣”。惠棟雲註文有脫誤。

三三九四頁七行多美堊按:集解引惠棟說,謂今山海經雲“多美玉青堊”。

三三九四頁七行其名曰*(□)**'□'*據汲本、殿本改。

三三九四頁八行在縣西北按:“在”上當脫“杜預曰”三字。又按:左傳杜注“西北”作“東北”。

三三九四頁一五行楚殺鄤子校補引柳從辰說,謂今左昭十六年經傳“鄤”均作“蠻”,注誤。

三三九五頁五行有絺城按:集解引惠棟說,謂“絺”說文作“郗”。

三三九五頁一二行王取鄭隰城按:“取”疑“與”之誤。左隱十一年王以蘇忿生田與鄭,有隰郕,杜注“在懷縣西南”。僖二十五年傳“隰郕”作“隰城”。

三三九六頁一三行左傳僖四年晉文公圍南陽按:注有誤。僖四年重耳方出亡,安有所謂“晉文公圍南陽”事?

三三九六頁一三行太行之山按:“行”原鬥“時”,徑改正。

三三九六頁一五行縣西北有*(緓)**'攢'*城據汲本、殿本改。

三三九七頁一一行洹水所出按:校補引柳從辰說,謂水經“洹水出上黨泫氏縣”,注云“出洹山,在長子縣也”。又“東過隆慮縣北”,注云“縣北有隆慮山”。是隆慮非即洹水所出。

三三九七頁一三行少有名人大衣冠三世皆衰絕也按:張森楷校勘記謂“大衣冠”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