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這裡爭論的都是白天的行情和小道訊息。這位說豫園會漲到一萬元一股,那位講真空電子漲到三千沒問題,還有的人繪聲繪色地描述著某某大戶正在大量吃進愛使。也有人說明天就會跌,那些說要跌的人往往遭到多數人的白眼,所以雙方爭得臉紅脖子粗。
錢無忌說,這些人都是中國第一代股民!大多數是上班族,下了班都來這兒交流股票。
更好玩的是,人海里有一些人手裡拿著一種叫“股票認購證”的紙片,四處叫賣,人們就在那裡討價還價。賣的人唾沫橫飛地把那認購證吹得價值連城,買的人據理力爭地討價還價,那熱鬧的場面,恐怕也是上海自開埠以來絕無僅有的一道風景!那些“股票認購證”原本 30元一張,現在已經叫價 300多不說,據那些手裡握著“股票認購證”的人大聲地叫賣,慷慨激昂地預言:“儂今朝不買,明朝就是 500,1000,2000啦啊!”
你還別說,這些人的預言後來還都成真了!
呆呆湊上去一看,那股票認購證印刷得好漂亮,封面是燙金的,內芯是四種不同顏色的碳寫影印紙,在封底上印著大字“股市有風險,涉市須謹慎”。呆呆看了就想買,錢無忌說:“別瞎摻和啊,我已經幫你買了,等你來買,黃花菜都涼啦。”呆呆說:“這玩意兒有什麼用啊?”錢無忌就把股票認購證的來龍去脈跟呆呆講了一遍:原來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一年多來,一直就是“老八股”在交易,市場容量太小,容易被爆炒。大起大落的行情,使得風險太大,於是上證所總裁魏文元就想到了市場擴容。
一開始在江灣體育場發行“興業房產”的新股,聞訊趕來的人們提前兩天就去排隊,那次發行秩序非常混亂,差點鬧出人命來,主管市場的人民銀行和交易所怕了,萬一鬧出事情來怎麼向上面交代?
而交易所已經計劃 1992年還要發 10多隻股票,這個矛盾一定要想辦法解決,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就催生了發行股票認購證的構想,那就是先發股票認購證,憑認購證搖號再認購股票,認購證 30元一份。
管理層的這個決定一公告,市場上的人都懵了,不知道這個遊戲怎麼玩,30元在1992年也不是個小數目,該買還是不該買?人們都在猶豫彷徨。一開始櫃檯銷售並不活躍,銀行的員工還有推銷義務,每銷出一份還給提成 3角錢獎金。
所以認購證一開始的銷售很平靜,一共也只發行了 207萬份,並沒有引起軒然大波。認購證的奇蹟發生在全部銷完之後。中央加快了改革開放的步伐,股份制改造程序提速,上證所把原定的發行額度大大增加,1992年全年要發行的股票一下增至近 50家。
錢無忌貓在家裡算了一下賬:假如擁有 100份認購證,買這個認購證投入的成本是 3000元錢,再花幾萬元去認購原始股票,原始股票一上市,都是成十倍百倍地漲。這樣不斷滾動操作,一輪下來大概可以賺到 50萬元。要是滾他個十輪八輪的呢?這個數目可就不小啦!錢無忌猴一樣的精,虎一樣的膽,一下子買了大把的股票認購證,後來這股票認購證的含金量被人們認識到了,身價成十倍百倍地上漲也就不足為奇了。一大批人透過倒賣認購證淘到了第一桶金,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錢無忌就是其中之一。
2 呆呆的第一桶金(3)
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之初,認購證造就了中國股市的第一代百萬富翁!呆呆聽完了錢無忌的話,才相信他的兩萬元錢在這個新興的資本市場炒來炒去變成了十多萬元是真的。
呆呆心頭就有一種湧動,對資本市場產生了愈發濃厚的興趣。從那以後,呆呆回到武漢見天兒就研究證券報紙,到處打探武漢哪裡能做股票。那個時候,因為種種原因,外地人是沒有辦法直接做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的。剛開始,除了上海、深圳別的地方還沒有證券公司。後來全國各地陸續成立了證券公司,就是有證券公司的地方也沒辦法交易,上海交易所開業之初,不說別的,通訊就沒有辦法,那時候又沒有網際網路,交易所的行情要傳到全國各地就是一大課題,更別說是下單交易了。呆呆在武漢也只有乾著急,只有一邊天天給錢無忌打電話,一邊到處打聽武漢什麼時候能夠做股票。
呆呆終於打探到,東方證券公司開通了滬、深兩個證券交易所股票異地代理交易,那天一早他便趕到漢口自治街東方證券公司去開戶。誰知道,那裡早已是裡三層外三層擠滿了人,證券公司連門都不敢開。在那裡擠了有一個時辰,就看見打門裡面出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