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不管弗蘭克斯的失誤多麼嚴重,只指責他一個人也是不公正的。在阿富汗,他曾聲稱塔利班已經被“擠壓得銷聲匿跡了”,但後來的事實證明他高興得太早了。在伊拉克,他也遭遇了失敗。但這只是一個更為廣泛的現象的表象:在從所謂的軍事優勢中爭奪政治好處時,美國人的投資收益來得都是很齷齪的。
對於這個現象,一個經常被忽視的解釋是,冷戰後美國將軍的素質連平庸都夠不上。美國軍隊的整體素質雖然如日中天,但最新一代四星將軍們卻夠不上這個水平。
這是一個當今世界上唯一超級大國不願爽快承認的小秘密。在美國前所未有地嚴重依賴軍隊來支撐全球領先地位的時候,美國軍隊高階領導人的素質卻一直令人失望。軍隊熱情很高,技術出類拔萃,但一流的將才卻難得一見。
分析一下最近的軍事歷史,問題並不像巴提斯特和其他牢騷滿腹的軍官們說的那樣,是高階指揮員缺乏權威。實際上,文職決策者賦予高階指揮官很大的計劃空間和行動空間,問題是將軍們沒有聰明地運用他們的權威。
支援這一說法的證據比比皆是。首先是“沙漠風暴行動”,一場所謂的歷史性勝利被兩次嚴重失敗弄糟了。第一個失敗是,美軍允許薩達姆軍隊的中流砥柱伊拉克共和國衛隊逃過了一劫。第二個失敗是,1991年3月1日簽署的停火協議讓這位*者擁有了足夠的喘息空間,*了薩達姆內部政敵發動的起義。這些失誤直接源於一線指揮官的錯誤判斷。一個是諾曼?施瓦茨科普夫,另一個是橫加干涉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科林?鮑威爾將軍。結果,薩達姆依然掌握著權力,美軍依然在波斯灣安營紮寨,其後果證明極其嚴重。
難道說道格拉斯·費斯很蠢,就能證明湯米·弗蘭克斯很聰明嗎?(3)
指揮官的錯誤儘管較小,但也給翌年開始的索馬利亞人道主義干預行動蒙上了陰影。美國指揮官不顧基本的安全原則和統一指揮要求,賦予軍隊清除軍閥穆罕默德?法拉赫?艾迪德(Mohammed Farah Aidid)的任務,結果使軍隊陷入了他設定的陷阱。雖然後來這一事件被奉為英雄主義插曲,但這場著名的摩加迪沙之戰幾乎毫無意義。然而,這麼一場小小的技術性挫折就讓克林頓政府的索馬利亞政策土崩瓦解,奧薩馬?本?拉登甚至把這次失敗解讀為美國虛弱的證據。
在華盛頓,尋找替罪羊的行動幾乎馬上就開始了。批評者們一口咬住國防部長萊斯?阿斯平(Les Aspin),讓他做替罪羊。他很快就失去了工作。但是,這場小型災難的真正原因是,托馬斯?蒙哥馬利(Thomas Montgomery)少將和威廉?加里森(William Garrison)少將看錯並嚴重低估了對手。結果,他們讓自己的部隊遭受了慘敗。這一次還是愚蠢的將軍為將來更大的問題埋下了禍根。
接著就是“盟軍行動”,即1999年北約轟炸科索沃,由北約最高司令威斯利?克拉克將軍策劃並指揮。當代的文獻把科索沃戰爭描繪為“奧爾布賴特的戰爭”,即國務卿馬德琳?奧爾布賴特外交誤判的結果。但是,科索沃戰爭同樣也是一場“克拉克的戰爭”。
迫在眉睫的政治問題是科索沃是否依然是塞爾維亞的一部分。塞族統治者斯洛博丹?米洛舍維奇堅持認為科索沃依然屬於塞爾維亞,並用高壓手段*科索沃阿爾巴尼亞族分離主義者。對克拉克來說,他的大腦裡有更宏大的設想。他認為科索沃戰爭是一個機會,可以展示北約在冷戰後依然有用,也可以驗證他所喜愛的強制性外交理論,即“動用軍隊但不使用武力”,從而實現政治目標。克拉克期望僅僅威脅就足夠:適當展示優勢力量就會說服對手讓步,不必真正扣動扳機。
於是克拉克決定與米洛舍維奇攤牌,相信可以帶來一個乾淨利落、不必流血的結果。“我瞭解米洛舍維奇,”克拉克向華盛頓的官員保證,“他不想挨炸。”
米洛舍維奇得寸進尺,說克拉克是虛張聲勢,於是北約不得不開火。克拉克希望三至四天空襲就能讓塞族人屈膝投降。他又錯了。米洛舍維奇手裡還有讓人出乎意料的手段:在科索沃加大種族清洗力度,製造巨大難民危機,讓克拉克防不勝防。同時,北約的轟炸行動一直在進行。78天之後空襲最終結束時,829架戰機已經飛行萬架次,耗費萬件武器。北約炸彈炸死了約500個平民。克拉克的“動用軍隊但不使用武力”理論沒有奏效。之後不久,這位將軍便匆匆地提前退役了。
回顧這些誤判的目的在於:湯米?弗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