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八章 少年宗師,蘸天大典!

“不知道友出自哪家名門,年紀輕輕就有如此造化?”

遊玄德見王鍾飲過,好奇的問道。

“家師九宮劍派癲道人!”

王鍾也沒兜圈子,直接報出癲道人的名號。

“九宮劍派癲道人,可是李景林的弟子?”

遊玄德眼中露出驚喜的神色,確認的問道。

遊玄德生於1906年,和劍仙李景林是同時代的武者,兩人又同出身武當山。稱呼其名,並無不可。

“不錯,師祖正是劍仙李公景林!”

遊玄德可以直呼李景林的姓名,王鍾卻不行,在談論到李景林的時候,需要加上尊稱。

“可有信物?”

遊玄德見到王鍾已經信了就分,畢竟沒有一個宗師會冒認門楣。但是涉及道統傳承,還是需要謹慎。

“有,家師彌留之際傳下玄武劍,並雲,此劍為九宮劍派傳承信物。持玄武劍者,即為九宮劍派掌教!”

王鍾從揹包中取出一把青色鯊魚鞘,三尺長短的寶劍。寶劍的劍鞘之上,用金文書寫著玄武二字!

遊玄德根據典籍記載,驗證了玄武劍的幾個隱藏特徵。又讓其他幾位老道士逐一檢測,在所有人都點頭之後。遊玄德才將寶劍送回。

“道友出身九宮劍派,本應是武當第十六代弟子,但因為武功已經突破化境,按照門規,提升為十四代弟子。九宮劍派因劍仙李景林因服丹暴斃,導致門派群龍無首。又因正逢十年動亂,傳承弟子流亡海外,九宮一脈也名存實亡,武當山遭受立派千年前所未有損失。師弟,既然成為宗師,自當肩負振興門派的責任!”

遊玄德看著王鍾期許的說道。

“師兄,九宮劍派典籍,功法損毀嚴重,家師生前一直引以為憾!”

王鐘有些為難的說道。

“武當山一十七脈皆是三豐真人所傳,有守望相助之責。九宮劍派典籍遺失嚴重。我等門派典籍,九宮劍派可以隨意抄錄!”

遊玄德不愧是一代宗師,心胸格局非常人可比。

“王鍾在這裡替九宮劍派的先人,後輩,謝過各位道兄大德!”

王鍾一臉感動的看著諸位真人,感激的說道。

“都是三豐傳人,理應如此!”

其他幾位真人連忙擺手。

“當大開山門,舉行蘸天大典。慶祝九宮一脈迴歸武當!”

遊玄德一臉激動的說道。

“掌門所言極是,九宮一脈迴歸,一則可以告慰祖師。二則,可以也可以促使海外九宮傳人歸山祭祖。”

“道統歸山,是前所未有的幸事,天興我武當,天興我道教!”

其他幾派真人也都點頭,表示同意。

武當派是由三豐派,邋遢派,松鶴派,九宮派等十七個流派組成,每派都有自己的掌教,遊玄德雖然是武當掌門,但是遇到重大問題的時候,還要和諸派掌教共同協商。

“九宮劍派法術傳承已經斷層,王鍾師弟那裡還得拜託幾位師兄傾囊相授!”

遊玄德給幾位掌教打了個稽首,懇求道。

“那是自然,武當山十七道統,同根同源,同宗同祖!”

幾位掌教真人齊聲說道。

武當道統如此團結,一方面是因為同根同源,另一方面是十年動亂期間,各個道統相互扶持,才得以生存傳承。

也是因為這份團結,守望相助。促使大家放棄門戶之見,典籍,功法共享。

這也是遊玄德宗師很容易的整合十七支脈,形成了南武當道教協會的原因!

九宮劍派門人流亡海外,在武當山沒有根基,門派典籍也流失殆盡,但是當代掌教王鍾卻是一位少年宗師,若不出意外,可以鎮壓武當數十年,武當山可以從容的培養下一代宗師,這對南武當道教協會來說,是一件非常值得慶幸的事情。

畢竟,遊玄德年歲已高,王鐘的適時出現,正好可以填補武當道教欠缺的高階戰力!

所以,遊玄德和幾派真人要不遺餘力的幫助王鍾,幫助九宮劍派。

畢竟幫助王鍾,就是幫助自己!

蘸天大典是道門最隆重的法會之一,不僅需要複雜繁瑣的準備工作,還要邀請天師,三茅,三清等三山五嶽的真人前來觀禮。

經過幾人商量,將法會定在十日後舉行。

王鍾也利用這難得的空暇,進行宗師境界的鞏固,適應。

“蘸天大典是溝通蒼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