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7部分

給留了下來。是勳心說不會又提什麼“唯卿所薦,始能戰矣”的話頭吧?確實荀彧、荀攸所薦,多為文士,同樣身為文臣的我倒推薦了好幾個懂得打仗的傢伙——如魯肅、郭淮、魏延、諸葛亮、司馬懿等等——老曹會不會由此而生忌心呢?後漢士大夫都結黨徒,門生、故吏之間的聯絡非常緊密,仔細算算自家掌地方兵權的徒、吏若相結合,頃刻可起七八萬兵馬……可那都是些裝備不怎麼樣的地方部隊而已,主要兵權還掌握在你們曹家人,或者夏侯家人手中,那你有什麼可擔心的呀?

好在他想左了,曹操沒再提這個話茬,反倒皺眉以問是勳:“卿故主已歸許都,可知否?”

是勳聞言一愣,心說什麼我的故主?我自出仕就在你曹家幹啊,哪裡還有什麼故主?但隨即心裡就“咯噔”一下——“得無孔文舉歸來耶?”曹操微微點頭。

是勳不由得在心中大罵孔融,我好不容易把你給誆走了,讓你離曹操遠一點兒,你怎麼偏偏不知死活,趕這個節骨眼兒上又回來了呢?眼瞧著曹操篡位在即,除非你幡然改圖,從此閉上那張臭嘴,否則必餐項上一刀!問題你餐刀也就罷了,可千萬千萬不要連累我呀!

就聽曹操開言道:“宏輔可致信文舉,勿再妄言妄動,否則必不輕饒。”我瞧在你的面子上,可以再給孔融一次機會,你可得幫我把他給穩住嘍,別再捅什麼簍子。

是勳唯唯而退,才返府中,便急召關靖、逄紀來議。結果二人才到,他還沒有開口呢,逄紀就先呈上了諸葛亮的來信。

原來孔明此前受命安撫荊南各郡,一直跑到了最南面的桂陽郡治郴縣,隨即北返,這會兒他還在返回安邑的路上,估計還沒出荊州地界哪。信中說,路過臨湘的時候,他曾諫言曹昂,速遣精兵直取宜春,以免賊兵遁去,但可惜曹昂不聽——“長公子近所信者,故荊州從事伊機伯也,然機伯雖擅民政,實不識軍爭之要,奈何?亮以為賊必遁也,中樞須預作防備。”

是勳覽信,不禁喟然長嘆,心說孔明你所料不差,只可惜這封信還是遞來晚了。他倒是不清楚伊籍一度歸蜀之事,只是琢磨著,伊機伯也是南州高才,有他輔佐,曹昂或可能迂緩失機,但基本上不致大敗,於此亦足。

這要是堂堂魏王長公子,率三州兵馬都被一群小叛賊給揍了,則曹家在江南的聲望必然大墮,從而會引發什麼可怕的連鎖反應,那誰都說不準啦。

他倒沒有想到,此事卻又給了曹衝一個藉口。第二日曹衝便與曹髦二人再度來訪,說我很擔心大哥啊,姑婿乃當今智謀之士,您趕緊給大哥出個好主意吧。是勳苦笑著說相隔十萬八千里的,我哪有什麼好主意?“何如卿等即上啟大王,使召還長公子?”最好趕緊把曹昂給叫回安邑來,自然國家也穩固,他個人也平安,你們也都不用擔心啦。

曹髦聞言恍然大悟,扯著叔父的衣襟就要辭別是勳,去求見曹操。曹衝卻貌似並不怎麼熱心,只是簡單地唯唯而退。是勳心中不禁冷笑,心說果然你不但希望曹丕他們一直呆在外縣,不回都城,最好連曹昂都不要回來,則曹操身邊就光剩下你這麼一個寶貝兒子,乃可從中取利也。(未完待續。。)

第十七章、兔死狗烹

那日晚間,是勳與關靖、逄紀商議,該當如何應對孔融歸來之事。他也不隱晦,即將昔日勸走孔融之事合盤托出,說就孔文舉這張臭嘴,遲早會招致魏王雷霆之怒,從而步了禰正平一般的下場。可是他死不要緊,我大伯父為其故吏,他又於我有知遇之恩,若不伸手相救,恐怕招致“寡恩”的罵名,而若相救,會不會把自己也給摺進去呢?

關靖沉吟良久,說:“聞孔文舉自蜀中歸,得無為劉備做間乎?”是勳愁眉緊鎖,說那就更可怕啦。逄紀乃道:“或朱建平所謂災厄,正在此乎?主公當從魏王之命,致書孔文舉,先詢其真意,方可思應對之策。”

因此是勳當晚便寫下一封書信,先表久違之思,復問蜀中之情,同時拐著彎地質問孔融,說我當年跟你說的話都當是放屁嗎?你著急回來是送死來的嗎?

書信遣人急遞許都,結果還沒收到回信,先得稟報,劉備於蜀中郊祭天地,自稱廣漢公。

也不知道是誰給出的主意,曹操都安邑,乃故魏地也,因此號魏公、魏王,呂布在涼州,即號涼公,可劉備既不號蜀公,也不號益公,卻偏偏用故州治所在的廣漢郡為名,號稱廣漢公。這明擺著要佔一個“漢”字,表明他才是真正的劉姓宗室、漢家忠臣啊——就跟原本歷史上稱“漢中王”似的。

不僅如此,他還上奏皇帝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