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柳秀娥說起魚簍子的事兒來,“嬸子,你教我小五哥編個小孔的簍子唄,他說咱們西河裡有魚想撈上來煮魚湯呢。”
沒有豬蹄下奶,就只能想別的招兒。
柳秀娥當然知道他們不是閒的難受才去撈魚的,“當然行,就是編了能不能撈到可不敢說,吉吉他們天天去河裡洗澡,也沒見撈一條回來。”
周培基在堂屋道:“都是指頭大的魚,誰稀罕撈啊。”
柳秀娥嗔了兒子一句,又小聲和莫茹說一些能下奶的辦法,讓莫茹多揉揉肩膀、胸口之類的,還要適當吃點油水兒多喝菜湯。
莫茹都記住了。
等柳秀娥和周培基走了,她就讓周明愈給她做菜湯備著,蘑菇雞蛋湯,西紅柿雞蛋湯、雲青菜雞蛋湯、知了龜湯……都加點油進去一點鹽也不加,做好了存在空間裡直接當水喝。
沒鹽的湯其實很難喝,還不如直接喝白開水的,不過為了能下奶她喝得很起勁,不渴也喝,渴了更喝。
結果一下午喝了三小盆各種菜湯,十分鐘上一次廁所,簡直了……
她還安慰自己,多喝水不但能下奶,也有利於排惡露。
到下午的時候,她覺得胸有點漲,尋思可下有奶了趁著小東西醒了趕緊喂。
這一次倒是吃到一些,卻也不多,至少沒有張翠花說的那樣,能感覺兩個肩膀的乳腺都通了滋滋地往下流奶……
小東西吸了半天累得直接睡著了,張著嘴不肯再吸,怎麼哄也不肯,不知道是真睡還是裝睡。
☆、第84章 奶如泉湧
最後沒轍,莫茹只能自己試著擠擠揉揉,按按各處穴位。
一天就這樣隔兩個小時讓小東西給吸吸,就算不賣力倒是也能吸出點來,儘管不多,可她現在吃的也少,感覺勉強也能夠的。
晚上就證明她太天真了。
……
傍晚下工回來,張翠花問周明愈和莫茹,“慣例生了孩子要親爹去姥姥家報喜的。”
莫茹就看周明愈,她對孃家沒多少印象啊,不知道人家稀不稀罕,貿然去了到時候會不會添麻煩?
畢竟報喜也不是白報的,送了雞蛋去還得要回禮的,否則又被人說嘴戳脊梁骨摳門。
萬一莫家根本不想回禮的話,那不是多此一舉?
周明愈道:“要不等妮兒出了月子再說吧,到時候一起回去看看。”
張翠花就沒說啥,媳婦兒和孃家不親也更好,讓大仙一心保佑自己家。
一般來說生了孩子去姥孃家報喜,洗三後過幾天姥孃家要來給孩子送喜蛋和麵條,滿月以後要搬月子讓閨女回孃家住些天。這都是老規矩,說法兒多多,說是為了孩子好為了女兒好的,其實說白了也是怕女兒月子裡受委屈,孃家要多看看,出了月子回家補補。
反正自家也沒虧待媳婦兒,回不回那麼著了。
莫家當時說一麻袋地瓜幹就把人領走,生死勿論的,看來也是不稀罕這個傻閨女的。
那就不回吧,反正她問是要問的,免得以後想起來是她的不是。
她聽說莫茹奶水不足,喝了那麼多菜湯自己揉捏也沒用,就請何仙姑來給推拿看看。
何仙姑過來給推拿一番,道:“有的人生完當天就下奶,也有人得三四天,不過我看媳子身體太單薄身上沒有油水兒就算推拿也沒奶。只要有了油水兒就能有奶,要是感覺漲得厲害又出不來推拿才管用,這會兒還是奶水不足。”
她又教著莫茹專門按幾處穴位,掐小手指等,莫茹也都記住。
張翠花又拿家裡的面去換了一瓶子豬大油給周明愈,讓他給莫茹加點油水兒下奶。
有人家過年的時候買下幾斤板油,把板油都炸成豬油,涼了以後就是白白的豬大油,放在一個罐子裡,一年也不會壞。
一年也不捨的割肉或者沒肉吃的時候,就弄勺豬大油調調味兒。
豬大油比植物油更能下奶,自然也更貴的,張翠花能去換這個來已經是很照顧的,莫茹自然感激得很。
把豬大油調進菜湯裡喝下去,莫茹就覺得似乎更漲一些,好像有奶了。
這時候整整一天沒怎麼吃奶的周七七也餓了;張著小嘴像只小雛鳥一樣嗷嗷待哺;這讓莫茹有種神奇的感覺,心裡湧上一種不自控的母愛,想要化成一汪水來好好地疼愛這個小東西。
可能這就是母性的力量吧。
不過顯然小東西沒過多想法,餓了就要吃,急切地裹住就開始吸/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