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到的時候,流賊一丈青已經撤出了涇州城。
洪知府在涇州停留一晚,重新安排了防務,第二天天剛矇矇亮便帶人趕往下一處,鎮原縣。
原本洪知府心中已做好了面對鎮原城破的悲慘局面,然而走得近了,見鎮原城頭上依舊飄揚了大明的旗幟,城頭上的守軍也是明軍士兵,不由大感意外。
五百多明軍來到鎮原城下,眼見城下橫屍遍地,哀鴻遍野,長矛大刀木盾扔得滿地都是,幾十匹受傷未死的戰馬仍在無助的哀叫,呼呼的風中夾雜著受傷未死卻又無法逃離的流賊士兵的慘叫聲。
顯然,一日之前,鎮原城下曾有一場大戰。
手下士兵去叫開城門,卻得知城門已被磚頭砌死了,需知縣大人的命令方能開啟。洪承疇聽了,暗自驚奇,在等待城開的時候,洪知府惱怒的大手一擺,命令道:“檢查城下的流賊,未斷氣的都補一槍。”
許梁聽得士兵回報,急忙與黃縣丞等人登上城樓,見真是平涼知府到了,一面命人去開啟城門,一面在城頭上與洪知府陪罪,又詳細說了昨日一戰的情況。
戰況說完,許梁和黃縣丞便發現洪知府手下的兵在挨個檢查城下躺著的流賊士兵,時不時地再紮上一槍,面對流賊的討饒都不為所動。
兩人大驚:“大人,這是為何?”
洪承疇眼泛兇光,恨聲道:“此番流賊攻縣城,搶錢糧,殺百姓,罪惡滔天,死有餘辜。”
城頭上黃縣丞不解地道:“可是,大人,眼下這些人既已戰敗,自當歸降,既已歸降,大人再這般做法,豈不太過殘忍?”
洪承疇大搖其頭,昂首大聲道:“流賊即便為形勢所迫,棄械投降,難保日後不會重操舊業,再次作亂。與其日後費心思收拾殘局,倒不如現在殺個乾淨!”
“可是,自古以來,殺降實乃不詳之舉……”黃縣丞勸道。
只見洪知府濃眉倒豎,瞪眼罵道:“迂腐!如今大明千瘡百孔,豈單單一個殺降便能致於此?!”
黃縣丞見洪知府發火,喏喏地不敢再多言。
一刻鐘後,鎮原南門開啟,許梁出城迎接平涼知府洪承疇入城,他瞟一眼城下週邊,洪知府帶來的五百士兵仍在巡視各處角落,見了未死的流賊士兵,便毫不留情地補上一槍,不由暗道,這洪承疇倒是個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