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的時間還不長,這一次在歐洲,並沒有趕上戰鬥。因為建成不久,楊將軍就要這些戰列巡洋艦趕緊回國。至於為什麼,夫人想必能夠猜到。”
“是為了對付日本人,是嗎?”傅卓瑤看著楊朔銘,問道。
“不錯。”楊朔銘點了點頭,但目光仍然沒有從“民權”號上離開。;
此時小艇已經接近了“民權”號的方形艦尾,在那裡,傅卓瑤清楚地看到了“民權”兩個大大的金字艦名。
傅卓瑤輕聲念著這艘戰列巡洋艦的艦名,又問道:“艦名是誰起的?”
“當然是楊將軍了,”海軍軍官笑著回答道,“不光是這‘光榮’級戰列巡洋艦,在歐洲立下赫赫戰功的‘共和’級戰列艦,所有的艦名,都是楊將軍親自起的。”
“另外幾艘叫什麼名字?”傅卓瑤又問道。
“象這‘光榮’級戰列巡洋艦,一號艦叫‘光榮’號,二號艦名‘勝利’號,三號艦便是這‘民權’號,四號艦名‘大同’號,五號艦名‘民生’號,六號艦名‘民興’號。”海軍軍官回答道,“象‘共和’級戰列艦,一號艦名‘共和’號,二號艦名‘***’號,三號艦名‘憲法’號,四號艦名‘自由精神’號,五號艦名‘***’號,六號艦名‘民族’號,都是非常有象徵意義的名字。”
聽了軍官的回答,傅卓瑤立刻便明白了楊朔銘給這些中國海軍的主力艦所取艦名的苦心。
此時“民權”號戰列巡洋艦已經停了下來,小艇很快的在“民權”號側舷靠攏,幾名水兵麻利地放下了舷梯,讓小艇上的人們登艦。
楊朔銘一行人很快來到了“民權”號的甲板上,看著艦上整齊列隊精神抖擻的中國海軍官兵,傅卓瑤的心裡油然的升起了自豪之情。
“立——正!敬禮!”
楊朔銘舉手回禮,他看著面前英姿勃發的中國海軍官兵,眼角竟然有些溼潤。
“想不到中華海軍,竟然能有如此新式鉅艦,這一次回國,真是不虛此行啊!”一位一身西式高帽禮服站在艦長身邊的中國人笑著說道,在他的身邊,是一對盛裝的年輕夫婦。
“伯爵閣下對這艘戰艦感覺如何?”楊朔銘看著面前的巴本伯爵,笑著問了一句。
id=〃booktexts〃》
(二百一十九)防患於未然
“確實是好船。”伍國華含笑答道,“這是我平生見到的最大最快的戰艦。就是大英帝國皇家艦隊,也沒有這樣的好船。”
聽到伍國華髮自內心的讚譽,程璧光等海軍將領看著楊朔銘,眼中都是感激和崇敬之意。當年劉冠雄提出海軍發展規劃之後,他們當中,誰也沒有想到,在有生之年,會看到比規劃當中更大規模的中國海軍出現。
而中國海軍之所以能達到如此質的飛躍,是和麵前的這位年輕軍人的努力分不開的。
“聽說日本海軍的戰列巡洋艦隊被德國海軍打得全軍覆沒,如果德國人碰上的是這樣的戰艦,結果肯定會是另一番樣子。”站在伍國華身邊的傅孝信大聲說道。
看著有些激動的丈夫,伍嘉媛瞥了他一眼,嘴角露出了一絲淡淡的微笑。
和激動的傅孝信等人及中國海軍將士們相比,楊朔銘顯得很是淡定從容,但傅卓瑤似乎能夠感覺到,眼前的年輕人的內心,也在泛起狂瀾。
“我很想知道,中國政府為什麼急著要這六艘新式的戰列巡洋艦回國。”伍國華問道,“現在歐洲的戰爭還沒有結束,德國人的戰列巡洋艦剛剛摧毀了日本在歐洲的艦隊,法國海軍在地中海也遭受了嚴重的損失,中國的戰列艦隊正在港內維修,正是需要這些新式戰艦加入的時候啊。”
“看樣子伯爵閣下對歐洲的戰局瞭如指掌啊。”程璧光看了看伍國華,驚奇地說道。
“談不上了如指掌,只是比較關心而已。”伍國華笑著答道,目光又回到了楊朔銘的身上,象是期望他能回答自己的問題。
“伯爵閣下知道德國給奧斯曼人的那艘戰列巡洋艦吧?”楊朔銘微微一笑,反問道。
“您說的是‘戈本’號吧。”伍國華點了點頭,“我聽說這艘戰列巡洋艦給英國海軍和俄國海軍都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奧斯曼人的海軍本來不值一提,但是因為有了這艘‘戈本’號,情況就大不一樣了。”楊朔銘說道,“德國人在奧斯曼人那裡把戰列巡洋艦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我想,這樣的戰鬥對我們‘防患於未然’,有著很重要的啟發意義。”
聽了楊朔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