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侵略,以牽制美國和中國的力量。深受德國海軍總司令雷德爾影響的斯大林相信日本聯合艦隊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日本人應該充分發揮其作用,而不是用它孱弱的陸軍來和中國爭奪亞洲霸主的“榮譽”。在這一點上,早期德國駐日武官們對日本陸軍不高的評估顯然也發生了作用。(出於公平,應當指出的是。被斯大林看重的日本海軍卻看不起蘇聯。在他們眼中,那是一夥專門譁眾取寵的流氓,而受到藐視的日本陸軍卻對德國陸軍國崇拜得五體投地)。
可是這種形勢卻沒有像蔣百里、徐元錦以及其他中國將軍的結論所預言的那樣來臨。俄隊雖然遭到沉重的打擊,可還完全沒有被消滅。就在中國人相信他們已經勝利的時候,龐大的蘇軍戰略預備隊(總數達48個師)已經開到了戰線。這些本來用以對華軍實行戰略反攻的部隊,現在則被用以組織防線以擋住華軍的進攻。
為了防止華軍突向莫斯科,預備隊主力被投入到了東方方向。早在6月25日,蘇軍就已組成了以內戰時代的騎兵英雄布瓊尼為司令員的最高統帥部預備隊集團軍群(下轄19。20,21,22集團軍),7月2日上述部隊被編入東方方面軍。而原來準備調給東南方面軍的第16集團軍也在烏里揚諾夫斯克展開。在更深遠的地區,第24,28軍也在作著準備。…;
被分散而匆忙投入戰場的預備隊顯然不足以改變蘇聯軍隊所處的劣勢,但他們能夠穩定住戰場上的局勢,使華軍暫時無法向蘇聯的心臟部分推進。而在這些戰略預備隊的背後。紅軍正在急速擴充。到7月1日,已有530萬人入伍。誠如中國方面所估計的那樣,這些新兵無法在短期內被配養成合格的戰鬥部隊,但他們將透過自身的巨大犧牲一點一點的消耗中隊的力量。
對蔣百里和中國將軍們來說。戰爭其實才剛剛開始。
當最後一絲日光脫離了楊靜怡的視線,遠處戰線的景物慢慢溶入了夜色。吃力地揹著滿是塵土的蘇制“莎”衝鋒槍。楊靜怡開始爬出散兵坑。一路上都是廢棄的鋼製彈殼、炮彈碎片,還有炸碎的槍械零件和瓦礫。上面夾雜著無法辨認的衣服碎條。
“一個星期了……不,還有9個小時,增援的部隊該反擊了吧?”楊靜怡疲憊地邊爬邊想。
離楊靜怡不到100米,在滿是瓦礫的建築中隱然可見一輛“灰狼”式坦克的炮管正寂靜地伸向前方。“嘿,這傢伙還活者!”楊靜怡喜悅地看著還健在的同伴,爬行的方向改為坦克設伏的陣地。要是沒有它,敵人也許早就在昨天衝過楊靜怡和戰友們設伏的陣地了。
當楊靜怡沿著建築物牆壁站起身的時候,她忍不住向後方城堡的中心看去。“更多的建築物被空襲摧毀了,不知道今天晚上有沒有增援。”楊靜怡正在呆呆地看著城堡的輪廓,試圖找出那高高的水塔還在不在。
“進來吧,別在門口晃悠,小心敵人的冷槍。”一個瘦高的坦克兵衝楊靜怡打招呼。
“慌什麼!”楊靜怡不滿地嘟囔著,人卻快速地轉進坦克掩體。
“怎麼就你一個人?”另一個坦克兵衝楊靜怡問道。“老劉他們呢?”
“哦,他的腿受傷了,動脈打斷,下午被醫療兵弄下去了。其他人……,都犧牲了。”
“再不來人,我們都要拼光了!”瘦高的坦克兵有些黯然。
“今天他們一定會到的,我聽說圍殲戰已經結束了,一共殲滅了敵軍70萬人呢。”楊靜怡安慰他們道。
“他們是吃掉了70萬敵人,可我們面前的敵人卻越來越多。”坦克兵苦笑著,嘆了口氣。
自從楊靜怡決定留下來堅守這座蘇軍的秘密軍事基地後,這裡的戰鬥就一刻也沒有停歇,蘇軍一直拼命的發起進攻,試圖奪回這座基地,但在華軍傘兵和特種部隊以及當地逃亡土著組成的志願兵的阻擊下,始終沒有得手。
“有增援了!”站在門口的瘦高個坦克兵欣喜地向楊靜怡們喊道。
當楊靜怡搶到門口時增援的人員已經爬上了斜坡,十幾個人揹著大大小小的箱子。其中一個人還扛著一具反坦克火箭發射筒,另一個魁梧的人大概揹著自動榴彈發射器。人群小心地越過滿地翻轉破碎的牽引火炮殘骸朝楊靜怡們快步走來。
“怎麼只有這麼少的人,晚上怎麼能挺過敵人的反覆衝擊啊?”楊靜怡心中不滿地想著,一陣飢渴疲倦的感覺湧上心頭。楊靜怡已經有一天一夜沒有睡覺了。只吃了一塊壓縮餅乾,水壺在下午老劉——也就是劉漢良上尉受傷後就掛在他的擔架上。
“這裡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