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萬歲!大唐萬歲!”
“去吧。”
……
鄧王李從鎰、湖南節度使龍幼安前往荊南在即,這次述職雖然倉促,卻讓李煜吃了一顆“定心丸”,只要荊州、江陵、石首、岳陽、武昌一線穩定,尤其是能夠守住雲夢澤地區,金陵方面對抗趙匡胤就沒有了後顧之憂。
另外,“連坐制度”也要加強在湖南的實施,以減少人口流動、預防流民暴動,至少三年左右,穩定局勢之後,再逐漸放緩。
最起碼,打下武平、南平之後,李煜自認為治理措施沒有大的瑕疵,他一直在想辦法,迅速恢復社會生產力,對於流寇、山賊之類的社會不穩定因素,唐軍的政策就是“絕不慣著”,應殺盡殺。
相比來說,江北的趙匡胤,採取的策略完全相反,一句話概括,就是“大規模的竭澤而漁”。
東線自不必說,在“陳州-潁州-壽州-泗州-濠州”及“壽州-廬州-和州”範圍之內,趙匡胤發動總兵力二十五萬,其中,光石守信、高懷德領兵支援泗州的,就已經達到了九萬。
中線,以陳州為起點,趙匡胤在“蔡州-光州-舒州-安慶”一線建立數個兵營、糧倉,總兵力二十萬,也是流民軍最多的。為了保障這條“運輸線”,趙匡胤不顧趙普反對,強徵數十萬民夫,徵集大量牛馬車輛,調配一切可用的鐵、木材等材料,鑄造兵器、製造戰車、戰船及各種戰爭器械。
包括淮南林區,大量森林被砍伐,部分割槽域已經出現了“無炊具可用”的局面。
野心越膨脹,人就越瘋狂,人若太瘋狂,必然會滅亡!
原本,趙匡胤最瞧不上的就是中線,因為淮南大部分地區,本就在趙匡胤手下控制著,然而,無心插柳柳成蔭,“傻大黑組”的田重進以廬州為據點,兵進廬陽,一口氣打破廬江、桐城、懷寧、潛山(舒州區域),白甲軍在神衛軍左路指揮使王暉帶領下,死守太湖,原蘄州參軍李平(不是金陵李平)戰死。
田重進來勢洶洶,意圖增兵安慶,情況看起來不妙——
但也僅僅是“看起來”,李煜很清楚,趙匡胤如今孤注一擲,力克揚州,中線兵力只不過是為了保證後方穩定,真要是南唐也孤注一擲、不服就幹,田重進根本就無從抵擋。
至於西線,目前看來,幾乎沒有成效,趙匡義作為“西線”中的一支隊伍,壓根也沒往西去,帶著張洎、李處耘、李繼隆躲在申州,等待機會。
盲目擴軍、軍備競賽、流民橫行、腹背受敵、將相不和……趙匡胤,你等不到來年新麥收穫了!
入冬之前,打不下揚州,你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