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1章 對峙格局初顯

再增兵,看來情況不容樂觀。”

“聽說韓將軍,已經前往雄州駐守?”

姚鳳恭點頭:“這是符太后的意思。成德,此番到揚州朝覲皇帝,所為何事?”

聽話聽音,姚鳳恭不動聲色地提醒潘慎修,真有什麼事兒,還是得符太后點頭!

“前些日子,張瓊作亂,大唐出兵協助和州趙贊,如今戰事已平,又支援軍隊前往泗州。大唐皇帝聞聽趙匡胤增兵的訊息,特意讓在下遞交國書,準備再增兵援物。”

,!

“當真?!”

“國之大事,豈敢戲言。”

姚鳳恭“噌”地站起身,一臉猴急加喜悅的表情。

當初,他與韓通一同前往金陵,就是為了遊說南唐增援,背後的符太后、李重進都很清楚,單靠揚州政權的兵力,根本就無力控制江北。

尤其是李重進,他不想過多借助汴梁政權的力量,更準確說,是不想欠張永德人情,他篤定早晚有一天,郭宗訓要回到汴梁,而“第一顧命大臣”只能是自己!

讓人惱火的是,韓通提出堅決反對,在回到揚州之後,甚至不惜與符太后據理力爭、差點翻臉。

如今,惹人討厭的韓通不在揚州,潘慎修又主動帶著國書前來,提出增援,這是自己立功的大好時機。

看來,唐國皇帝還是比較重視我的,只要能夠穩定淮南局勢,自己的地位也就水漲船高。

可轉念一想,他又緩緩地坐下來,問道:“領兵將領是何人?”

判斷一個人,要將人性與能力分開。

姚鳳恭能夠坐上揚州刺史的位置,最起碼說,他不是一個庸才,短暫地喜悅之後,立即意識到一個重大問題,那就是南唐與後周長期的積怨。

之前去支援泗州的人,一個是趙贊,本來就是後周將領,一個是毛鏜,名不見經傳的兵頭而已,且只領兵三千。

可這一次,唐軍大規模渡江,說是來支援的,萬一趁火打劫呢?唐國皇帝是真心的嗎?

潘慎修微微一笑,說道:“領兵將領,主帥潘崇徹,副將黃損,兵力一萬,調遣於潤州大營,同時,大唐皇帝力排眾議,調遣李元清手下的一千騎兵。”

姚鳳恭一皺眉:“潘崇徹,黃損二人,在下實在沒聽說過,有能力率領一萬之眾?”

“姚刺史,這兩人是劉鋹的部下,因遭到迫害,故投降了大唐。”

“哦,原來如此。”

姚鳳恭心中稍安,二人不是金陵三大營的將領,看來,唐國皇帝是真有誠意。

若是領兵的是林仁肇,或者朱令贇,這事兒今天就泡湯了,從哪兒來回哪兒去吧!

姚鳳恭的心思,不,應該說揚州政權核心人物的心思,李煜早已經揣摩透了,包括讓潘慎修可以強調,一千騎兵是李元清的手下,用意也是為了增加信任。

畢竟,當年“台州之亂”的時候,正是李元清率領“玄衣衛”(當時的騎兵番號)前往協助,一舉擊敗了楊信、荊罕儒等人。

當然,如果真要幹你,誰來了都一樣,這就跟電影裡黑社會談判一樣,“誠意”就是給足面子、表明心跡,僅此而已,誰都不能保障會不會背後捅刀子。

“成德,你我一見如故,有些話,還是先講清楚吧,等到了章武殿上,朝覲天子、太后,在下也好有個準備。”

潘慎修一聽,通透!

“姚刺史,大唐助力剿滅趙匡胤,自然是有所要求。之前,周主向吳越發出詔書,要錢俶歸還福清,這麼多天過去了,卻一點動靜也沒有。”

“哦……”

“此番支援,大唐也必定損兵折將,糧草、輜重、兵器、戰馬等開銷龐大,吳越坐視旁觀、豈有此理?不派人支援,也該送點物資。”

“哦……”

“還有,大唐軍隊,只負責戍衛揚州,落腳之處就選在真州,還要周主敕令馮克檢,雙方避免發生誤會。”

“哦,我已經明瞭。事不宜遲,我即刻進宮去!”

姚鳳恭起身要走,卻被潘慎修一把拉住了——

“姚刺史,不急於一時,在下金陵前來,唯有你這一個至交,就帶了一些不值錢的土特產,吩咐兩個下人在外面看守,先抬進來再說。”

“哦……”

姚鳳恭眉毛一挑,還有意外之喜?

院子當中,有一箱子土特產,黃金也是土裡挖出來的,不算說錯。

兩個下人一左一右,身段婀娜、雨潤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