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有時張文浩與龍小月都在忙著治病救人,顧不上吃飯,不約而同來送飯的人,少說都有三五家,經常是兩人面對著七八人分量的飯菜一籌莫展。
逐漸的,張文浩也不再是那麼的忙,有時浮生偷得半日閒,就跑到寨子裡的小學看龍小月給孩子們上課,龍小月一個人教五個年級的所有課程,課堂裡的孩子,從六七歲到十二三歲也都不等,寨子裡只能提供一個可容納五十人的房子給龍小月當課堂,所以她便把每個年級的孩子分成了一個班,每天只能給一個班上兩節課,即便是這樣,也要佔用她每天**個小時的時間。
龍小月開旅館一年也就能賺個幾千塊錢,這些錢基本都用在了這些孩子的身上,課本是到外面收廢品的地方挑揀來的舊書,黑板是一塊刷了黑油漆的木板,而紙筆那些消耗品,用起來就沒個數了,龍小月每天都要給孩子佈置作業,兩百來號孩子,每個人每月至少要消耗兩到三杆鉛筆、三到四個作業本,一個人所需的費用就有五六塊錢,兩百多個孩子,一個月至少也要一千多塊,算下來,一年一萬多塊的投入對龍小月來說壓力很大。
有時,孩子們的作業本寫完了之後就用溼布沾水將鉛筆寫過的字擦掉,然後放到太陽底下曬,曬乾之後繼續用,龍小月卻連粉筆都捨不得買,每次出山買文具的時候,都會找一些石灰塊或者是別人粉牆用剩下的膩子粉,兌水之後捏成長條,曬乾就是粉筆。
張文浩看的心疼。這裡的人生活雖然並不艱苦,但一旦當生活與錢直接發生關係的時候,捉襟見肘便是唯一的形容詞了。
恰逢張文浩要出山給患了肝硬化的楊晨山購買專用藥物,這種藥物在縣城裡恐怕都沒的賣,如果縣城買不到的話,就只能去貴陽了,而寨子裡也沒有特別危急的病患,就連龍小月的表姨也恢復了五六成,張文浩便計劃著開車去一趟貴陽。順便也幫龍小月買一些文具用品。
這天晚上,將最後幾個病人送走,安頓好龍小月的表姨休息,張文浩便與龍小月坐在樓下木柱間的長條上。每人端著一個大碗,吃著鄉親們送來的晚飯。
張文浩不禁開口道:“小月,明天早晨你跟我去一趟貴陽吧。”
“去貴陽?”龍小月驚訝一聲,問道:“去那幹嘛?”
張文浩道:“有些藥品需要補充,縣裡配不齊,所以還是去一趟貴陽比較好,關節炎患者需要的祛溼湯藥還沒來得及調配,縣裡配不齊藥,這幾天我也沒時間開車去貴陽。現在不怎麼忙了,明天就去一趟,把該買的東西一次性都買回來。”
龍小月不禁問道:“那我去做什麼呢?留在這還能照顧照顧表姨。”
張文浩笑道:“你表姨的病情穩定多了,自己下地行走也沒什麼問題,疼痛也緩解了,明天給她留幾粒止痛藥。等一天沒什麼大礙,我看寨子裡的學校缺少的東西挺多的,孩子們可能連外面孩子用的書包、鉛筆盒都沒見過,紙筆那些必需品也都有些急缺,正好一次就多買一些。你再看看有什麼其他需要的,也好給孩子們買回來。”
龍小月一聽,急忙擺手說道:“文浩。你為寨子裡的鄉親們付出的已經夠多了,這麼多藥,不知道要花多少錢呢,總讓你花錢,我心裡過意不去。”
張文浩笑道:“既然是來做義務醫療,幾百塊一盒的藥都捨得花,幾毛錢一個的作業本難道還不捨得嗎?再說孩子們的學習非常重要,你是過來人,你應該知道,想真正走出大山、在大山外立足,最好的辦法就是讓這些孩子接受好的教育,你是清華的高材生,教他們肯定沒什麼問題,但總是這麼艱苦,對孩子的學習也不是一件好事。”
“可是。。。”龍小月顯然有些心動,孩子們的艱苦是她心裡的一大痛楚,只是自己的能力有限,唯一能賺錢的事情就是夏天的旅館帶來一些收入,而她又不想讓鄉親們花錢,所以一直以來就是這麼堅持著咬牙走過來,平心而論,她也非常希望孩子們的學習環境能好一些。
張文浩一臉堅決的說道:“別什麼可是了,吃完飯就早點睡覺,明天一早咱們就出發!”
次日清晨,張文浩洗漱之後,剛想去敲龍小月的房門,卻見龍小月正好開門走了出來,今天的龍小月沒有再穿一貫的苗服,而是換上了自己之前在外上學時的舊衣服,有些皺了的純白色短袖t恤,沒有任何的圖案,洗的已經發白看不出多少藍色的牛仔褲,還有一雙白色的球鞋,雖說看起來顯得有些質樸的過頭,但給人的感覺卻是讓人眼前一亮。
散著頭髮的龍小月即便穿著如此樸素,亦散發著一種讓人驚歎的自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