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2部分

想丟垃圾懶的出去,便丟給了他。他也就把這塊瓦丟在攤子邊上,沒想居然還有人問,這豈不是讓他有宰羊牯的機會了。

“不是嫌你嘮叨,是嫌你說的沒譜,那未央宮的瓦能在你這裡嗎?”貞娘轉過身翻著白眼道。

“這也不能這麼說的,憑啥未央宮的瓦就不能在我這裡,滄海遺珠的?你沒聽那戲文上說皇家的公主都能落難成了貧戶人家的女兒,說不準”那漢子這一駁又開啟了話匣子。

貞娘沒好氣的打斷他的話:“你甭扯那些,你就說這多少價吧?”

那漢子說到一半被貞娘打斷,頗不痛快,想了想便道:“一百兩銀子。”

貞娘轉身再走。

“喂喂,五十,五十”那漢子在身後叫道,貞孃的腳步不停。

“行了行了,我這會兒虧到家了,十兩,十兩銀子半賣半送了。”那漢子扯著嗓子叫了起來。

這時便是小丫都抿著嘴笑了起來。

貞娘依然淡定,轉過頭來,豎著一根食指:“一兩。”

“姑娘,沒這麼還價的啊,再加點。”那漢子抬價道。

“就這價,願賣就賣。”貞娘肯定的道。

“行了行了,一兩就一兩。”那漢子終歸點頭道,雖然一兩少了點,但畢竟這塊瓦他是一文錢都沒花的,白賺一兩,也不算少了。再說了整個瓦上,除了渝麋這一個地名外,沒有別的圖案,估計是渝麋這地方生產的瓦。

雖然渝麋是古名,但今人用古名的多著呢,也看不出什麼別的,倒也不怕這姑娘撿了漏了。

貞娘見生意談成,便示意小丫付錢。

小丫從口袋裡拿出一兩銀子遞給了那漢子,那漢子接過銀子,便拿出一張破紙,包了瓦遞給了小丫。

“李姑娘,能把那塊瓦給我看看嗎?”這時,在一邊擺攤的曾一品走了過來。

小丫看了看貞娘,貞娘便衝著她點了點頭。小丫這才把手上的瓦遞給了曾一品。

那曾一品翻來覆去的看了又看,又放在鼻間聞了聞,隨後感嘆的道:“渝麋大墨,人稱天關第一煤啊,李姑娘好眼力,今兒個可撿了一個大漏了。”

那曾一品說著,才一臉不捨的把那瓦墨遞還給小丫。

不錯,這塊被稱之為“瓦”的,其實是墨,瓦墨。

如果說自唐末以來,制墨的中心在徽州的話,那麼自秦漢時起,制墨的中心就是在渝麋,而渝麋大墨也就是漢時的貢墨,通常被稱為天關第一煤,而後期的一些墨更是把天關第一煤刻在墨身上。

“曾師傅過獎了,曾師傅的眼力也不差。”貞娘回道。卻是微微有些皺眉,便是自己撿了漏,但也沒有這般就在推主面前拆穿的道理,萬是碰上那心裡糾結的,放不開的推主,豈不是要平白惹些麻煩。

不過,這些話貞娘自不會說。

“差多了,我這裡擺攤也好幾天了,這小攤上的東西也看過,卻沒有發現這塊墨,貞姑娘今天是第一次過來吧,就能發現,可見貞姑娘眼力更在曾某之上,曾某不服老不行啊。”那曾一品感嘆的道而此時,一邊的那小販子悔的腸子都要斷了,懊惱的直跺腳也沒奈何,抱著個腦袋蹲在地上,難過的不行。

“這位大哥,跟你說個故事。”貞娘看著他樣子便笑咪咪的道。

“隨便你。”那攤主這會兒自然沒好臉色了。

“以前,我家鄉的時候,有一位大叔,家裡日子雖說過得並不富裕,但也安安樂樂的,只是有一天,他突然接到一封信,原來他家在外地有一房叔父,叔叔是一個鰥夫,也未有子女,如今,叔父病故了,便把萬貫家財留給了他。於是一家人歡歡喜喜,可又過了兩天他又接到訊息,叔父家宅子所在的地方前幾日起了大火,叔父留給他的萬貫財產全部燒光了,結果那位大叔心疼的大病一場,最後鬱鬱而終了”

“這位大哥真是傻瓜,他日子又不是過不去,叔父留給他的財本就是意外之財,得之是幸,最後燒光了,說明那財本就不該是他的,不得是命,他卻想不開,硬生生的反倒是陪上了自己的一條小命,真是花不來啊。”那擺攤的漢子搖頭嘆息道。

隨後抬眼卻看到貞娘朝他笑,便明白了:“你這姑娘是得了便宜還賣乖,不過你這麼一說我倒是想通了,終歸我還是賺了一兩銀子的。”

貞娘笑咪咪的沒再說話,她說這些雖是有些得了便宜還賣乖,但其實就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廊坊集市,說到底就是一箇舊貨市場,這裡面淘東西,就象是淘古董,全憑眼力,賺了賠都只得